添加时间:2012/10/9 16:26:08
作者:
来源:
[size=12pt] 1.不渴也喝水:前一段,西南大旱,有的土地龟裂成又深又宽的裂纹,禾苗奄奄一息。如果到了这种地步才开始浇水,为时已晚;禾苗即使能得以成活,也必定减产无疑。同理,夏天极易缺水,不能等到渴了才喝水;因为,你感到口渴的时候,体内的水分已经失去平衡,细胞已经处于轻度脱水状态。所以,切记勿等口渴才想起喝水,要养成不渴也喝水的良好习惯。[/size][size=15pt][/size]
[size=12pt] 2.少量多次慢饮:少量,多次,慢饮,是喝水的三项基本原则。即使在大汗或剧烈运动之后,也切勿’豪饮’。因为:[/size][size=15pt][/size]
[size=12pt]1)一次大量喝水,迅速补充血容量,稀释血液,骤然加重心脏负担;剧烈运动,本来就已经加重了心脏负担,如果剧烈运动之后再一次大量喝水,心脏负担自然更重。[/size][size=15pt][/size]
[size=12pt] 2)夏天大量出汗时,大量喝水,反射性引起出汗更多;进而导致钾、钠丢失,所以,往往是越喝越渴。 科学合理的喝水方法是:在嘴里含一口水,分为数次徐徐咽下,这样才能充分滋润口腔粘膜和咽喉,有效地缓解口渴的感觉。所以要一次少量,一日多次,慢慢饮用。[/size][size=15pt][/size]
[size=12pt] 3.因人而异:补充水分的原则是,量出为入。每天的尿量约2000毫升左右,夏天出汗,约损失水分500~1000毫升。所以,德国的赫尔穆特。罗特卡教授主张,夏天每天补充水分应该在2000~3000毫升左右。每日三餐,饮食中水分含量约1000~1500毫升;另外,大约每天还需补充水分1000~1500毫升。大约是八杯水。但是,要因人而异。一般可以以尿液的颜色来判断;人尿的正常颜色为淡黄色,颜色加深了,表明水量不足。为防治脑血栓、心肌梗塞、‘三高症’、尿路结石、胆结石,感冒,发烧,需要多喝水;肾衰、心衰时,需要限制饮水量。[/size][size=15pt][/size]
[size=12pt] 4.怎么喝?夏天,有人喜欢喝冰水,其实,冰水刺激胃粘膜,使粘膜下血管收缩,出现腹部不适,甚至胃痉挛导致胃痛;太热的水,也损伤胃粘膜,有引起食道癌的可能。所以,喝温白开水为好,水温掌握在10~30摄氏度。八杯水,每次喝100~150毫升,大致白天每小时喝一杯。有三个时间段必须喝:早起多喝点,睡前少喝点,下午三点必喝点。[/size][size=15pt][/size]
[size=12pt] 5.喝什麽?温白开水为主。出汗较多时可喝淡盐水。也可选择合适的饮料、矿泉水或防暑茶。[/size][size=15pt][/s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