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石门县黄溪峪村接通了自来水,看着哗哗的自来水流进自家的水缸里,村民们喜不自禁。黄宏安大爷告诉记者,“我活了60多岁,盼水盼了60多年。以前是靠天喝水,遇到干旱少雨,俺们还得赶往十几里外的地方去挑水。现在,俺们不仅有水喝了,而且还喝上了清甜的自来水,这可是党和政府为俺老百姓办的一件大好事呀!”
石门之长在于“石”,石门之短在于“水”。虽然石门县水能资源十分丰富,但2005年普查结果显示,该县农村饮水不安全的重点主要是严重缺水,全县有19多万农村人口喝水困难,占农村人口总数的33.25%。几年来,石门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加快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当做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件民生大事来抓,当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并且每年都将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列为省、市、县政府为群众办实事之一。
为将这一实事办实,在规划设计上,石门县坚持“先水质后水量、先集中后分散、先重点后一般”的建设原则,确保饮用水水源取水方便、安全;在资金管理上,严格按水利工程资金管理办法进行封闭式运行,确保专款专用;在实施过程中,由县水利局聘请湖南德江水利水电工程监理公司对工程施工阶段进行全程监理,确保工程质量;在工程完工后,严格项目验收程序,确保工程真正惠及群众。
石门县农村安全饮水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人黄党龄告诉记者,该县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从2001年开始至2005年实施了“农村人畜饮水改控工程”,共完成投资1040.5万元,建成各类饮水工程468处,解决和改善了2.3万人的饮水困难;第二阶段是从2006年至2009年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各类饮水工程556处,解决和改善了4.6万人的饮水安全。今年将投资1677万元,解决3.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第三阶段是实施《石门县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工程规划》,将剩余的9万多人饮水安全问题在四年内全部解决,实现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
与此同时,该县还积极探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因地制宜地采取了协会专管、乡镇托管、融资经管、单户自管四种管理体制,提高了项目所在地农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其中,对村级小型供水工程,由用水户推选代表成立用水者协会,然后由协会按工程运行成本定出合理水价,并推选出一名管水员对工程进行管理、维护,在对农村军烈属、特困户、低保户实行定量免费供水的同时,对其他用水户按表计量收取一定水费,用于支付管水员工资、电费、维修费等。对跨村集中供水工程和引用水利工程水源的供水工程,参照“股份制用水户协会”企业管理办法,由乡镇水管站或水库管理所出资入股,然后分流部分人员组建企业法人实体,实行按水表计量收费。对工程融资达到工程总造价30%的集体或个人,由融资方依法取得该供水工程的经营管理权。对实行农户自建、自有、自用的小型分散供水工程,推行农户自我管理模式。石门县“四管齐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确保了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惠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