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人家】近日,大别山区水库的优质水再次穿越100多公里,被送到董铺、大房郢水库。通过淠史杭工程,合肥市今年以来从大别山区引来2亿多立方米优质水资源,确保了省城的用水需求。
今年以来,全省积极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启动建立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体系专题研究,加快节约用水条例立法进程,编制完成《安徽省中西部重点区域及淠史杭灌区水量分配方案》,启动省境淮河干流水量分配工作,行政区域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水功能区达标率考核指标的研究取得初步成果。
围绕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目前我省建设万亩以上灌区535处,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5180万亩,稳步推进淮北、合肥、铜陵三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全省水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然而,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南多北少,丰枯悬殊,差异较大,特别是淮北地区拥有全省38.6%的人口,但只有全省15.7%的水资源,越来越不适应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需要。“以水兴业”作为“水利安徽”战略的核心内容,到2015年,全省年供水总量控制在360亿立方米,供水能力新增50亿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到182立方米。到2020年,建成合理高效的水资源保障体系,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据省水利厅负责人介绍,实施“水利安徽”战略,实现“以水兴业”,需要在“蓄水”、“引水”、“节水”三个方面下功夫。新建一批大中型水库,实施大规模塘坝扩挖,通过蓄洪补枯增加可用水量,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问题,使自然来水满足社会需求。建设一批跨流域、跨区域调水工程,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问题,提高水资源调控与配置的能力。 “十二五”期间,重点加快推进引江济淮前期工作,力争启动引江济巢与淮水北调等跨区域调水工程。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守住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