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沿海地区尤其是海水自净能力较差的环渤海地区,部分海水淡化项目仍采取浓盐水海水淡化是从海水中提取淡水,并将海水淡化产生的浓海水用于制盐及提取钾、溴、镁等元素。海水淡化水可以用于生产、生活和生态等多方面,目前主要用于工业和生活领域。工业上主要用于锅炉补充水和生产工艺用水,如电力、冶金、化工等行业有较大规模的应用;在生活领域,主要用于沿海地区和海岛的饮用水等,作为市政供水的重要补充。
《意见》强调,到2015年,对海岛新增供水量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对沿海缺水地区新增工业供水量的贡献率达到15%以上;海水淡化原材料、装备制造自主创新率达到70%以上;建立较为完善的海水淡化产业链,关键技术、装备、材料的研发和制造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解读称,我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约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目前全国城市中有约2/3缺水,约1/4严重缺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水资源短缺形势将更加严峻。
“海水淡化是缓解水资源短缺形势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目前,海水淡化 解 决 了 全 球 两 亿 多 人 的 饮 水 问题,海水淡化水已成为海湾国家的重要水源之一。”该人士说,“海水淡化产业已具备全面快速发展的条件和基础。”
曾参与《意见》制定专家论证工作的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总工程师阮国岭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十一五”期间,海水淡化的产能布局基本集中在环渤海地区;“十二五”期间将扩散到黄海、东海、南海等其他海区的基本所有沿海省份,“但即便到"十二五"末,海水淡化的日处理能力只能达到全球总能力的1/30左右,与中国的大国地位并不相称”。
海水盐度过高会形成“死海”
在环保方面,《意见》强调,研究制定海水淡化相关法律法规,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安全供给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对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进行引导和规范。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依法对取水和浓盐水排放行为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加强污染物排放监管,确保海水淡化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但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灾害与环境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刘树坤告诉记者,前两年对渤海湾很多海水淡化项目进行过论证,如果普遍采取浓盐水直排模式,会导致海水浓度越来越高,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刘兰芬则表示,沿岸区域的海水浓度本身很低,海产品养殖业容易受到浓盐水影响。
早在2009年,民盟青岛市委通过对海水淡化的专题调研。“以胶州湾为例,按海水淡化水产量20万立方米/天、胶州湾海水交换周期为60天计算,若产生的浓盐水全部排入胶州湾,30年后胶州湾将成为名副其实的"死海"。盐度的升高会改变海洋生物本身体液与其生活环境海水中渗透压的平衡,从而降低海洋生物的繁殖力(主要是幼虫和幼仔),甚至使其灭绝。”调研报告称。
此外,天津市环境保护局总工程师包景岭曾表示,自1980年以来,渤海赤潮频繁发生,周期越来越短,面积越来越大,可见海水淡化 厂 排 放 废 水 的 温 度 问 题 不 容 忽视,“近岸海域水温升高会导致某些浮游生物急剧繁殖和高度密集,可能出现赤潮现象,造成海洋生物大量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