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江西省“两会”期间,江西省政协农工党省委会就提到,将柘林湖作为南昌市水源备用地的条件成熟,建议江西省、南昌市职能部门协同,尽快开展前期统筹协调和项目规划工作。柘林湖是亚洲第一大水电土坝拦河工程,总面积42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308平方公里,水质好,且周围工业稀少,几乎为原生态水资源,作为水源备用地优势突出,能够在枯水期或突发环境事件时满足南昌市的应急用水。
肖戟告诉记者:“如果能将柘林湖的水引来南昌,当然很好,那里的水质清澈,污染少。但这个投入肯定很大,因为柘林湖至南昌有七八十公里,水下需要修建的管道至少上百公里,工程造价和日常维护费用庞大。”
去年,南昌市“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出“建设城市应急备用水源”,但未点名建设具体位置。当时将赣抚平原灌区规划为备用水源地的设想被广泛提及。洪城水业相关负责人表示,赣抚平原灌区水源来自抚河,与赣江一样,水位偏低。
水源地正在研究可行性
“供水无小事,应未雨绸缪。”洪城水业有关负责人称,南昌市“十二五”规划和洪城水业的规划均考虑了城市应急备用水源问题,但选址并未敲定。
寻找合格的水源地绝非易事。早在2007年无锡太湖因蓝藻引发饮用水危机,南昌市就提出要建备用水源。“实施南昌城市供水应急工程,十分必要和迫切。”南昌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项工程投资巨大,目前专家正在就相关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
根据专家意见,南昌周边县市的紫云山水库、柘林湖水库水质都非常好,水量充足,但作为备用水源建设工程造价很高。南昌赣抚平原总干渠、幸福水库和溪霞水库3处水源也是理想备用水源。赣抚平原总干渠不仅水量充足,水质也达到了国家饮用水Ⅱ类以上标准,而且工程改造费用相对较低,幸福水库和溪霞水库同时可以作为昌北地区备用水源的优良补充。
目前专家正在就相关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以最终敲定如何建设南昌饮用水“第二生命线”。
法制保障:备用水源建设有法可依
四川规定,县级以上政府应确定备用水源
“截至目前,地级市城市都建有备用水源,县级市城市正在加紧建设,县级城市预计到“十二五”末全部建成。”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环境规划所副所长佟洪金介绍说。
《条例》要求,县级以上政府应当确定饮用水备用水源
对于四川省的饮用水水源安全,1995年颁布的《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形势日趋严重,尤其是没有备用水源。为了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四川省于2008年启动修订《条例》工作,组织人员多地调研,征求相关部门和群众意见,形成了修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