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在“十二五”的前三年中,环保部拟投入120亿元用于乡镇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除此之外,作为“十一五”农村污水治理规划的补充,国家还计划在未来两年在农村地区兴建2万个连片治理示范工程,同时加强对农村污水治理先进技术及适用技术的奖励政策。
中小城镇和农村污水处理具有不同于城市污水处理的特点,在总体上应坚持的原则
虽然针对小城镇污水处理的技术规范、标准、法规等国家政策还未有出台,但乡镇污水处理应遵循因地制宜、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经济合理的工艺技术原则已成业界共识。另外在“十二五”期间,污水处理工艺呈现出系列化、标准化、自动化的技术发展趋势,这在数量多、规模小的广大乡镇污水市场也将应用广泛。个人认为,具备开展污水处理的乡镇需满足三个条件:第一,各级财政包括国家财政,特别是县市财政要大力支持,乡镇自身支付能力有限;第二,以县或市为主体统筹操作,区域联治;第三,基本实现了供水一体化,以保障未来污水处理费的收取。
与城市相比,乡镇污水所含的生活污水比例大,污水量小,污染物浓度变化大;污水处理设施面广点多、规模小、经营难、收费难等诸多难题有待破解,照搬城市污水处理模式行不通。目前,在江浙发达地区部分乡镇建了污水处理厂,基本是城市污水处理的缩微版,造价不菲,实际意义不大。
目前,我国各种规模和性质的小城镇近48000个,其中建制镇有19200多个。全国城市有污水处理厂3000多座,其中还有一些是“晒太阳工程”,要对它们进行运营管理和监控,难度不小。如果每个乡镇都建一个污水处理厂,将会达到数万规模。它们的运营、管理和监控将面临很大的挑战。
目前农村污水处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很多农村地区套用城市污水处理的方式方法,但是缺乏配套的运行费用,运行管理不善,难以较好地发挥作用。第二、农村居民居住较为分散,将污水收集起来存在很大的困难,建设污水水管网的费用相当可观。在实践中,在一些村镇中有出现污水处理站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行,但是却收集不到污水的情况,从而造成设备建成后无法运行,搁置一边。第三、由于农村地区缺乏专业人员,致使污水处理设备维护、检修不及时。
在这种情况下,村镇污水处理存在以下难点:一是污水的收集。二是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和维护。一般的城市污水处理厂都有专业的人员进行维护,但农民并不具备这样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对设备的运营维护上就会出现问题。因此在农村污水处理设备的选择上要尽量考虑使用经济、耐用的系统,过于昂贵和复杂的设备不适用于农村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