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水网---中国净水营销第一门户网站
QQ
欢迎注册/登录大河水网!
您的位置:新闻中心
海水淡化,“脱盐”进行时

     作为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料占有量的1/4,开展再生水回用、污水处理、节水、海水淡化等成为我国缓解水资源紧缺的手段。其中,海水淡化可以提供的水资源更加丰富。海水作为可再生能源,在十二五规划中国家明确提出鼓励海水淡化,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随着我国海水淡化产业正在走出技术瓶颈和政策瓶颈的困扰,将会进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

    200亿元海水淡化投资规模

   海水淡化技术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技术指标也已经基本成熟,成本逐步降低,能耗指标下降近90%。目前,我国已建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千吨级和万吨级示范工程,是完全独立掌握海水淡化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近年来,天津、河北、浙江、青岛、大连等多个万吨级和10万吨级海水利用工程相继投产运营,市场已经形成,骨干企业开始介入。我国目前已建成海水淡化装置60余套,日淡化海水能力近70万吨,正在建设和运行的最大海水淡化工程日产水量为10万吨。随着若干大型淡化水厂相继投产,到2012年,天津和唐山两地的海水淡化项目产能就达50万吨/天,满足当地使用外,也具备送京能力。

   随着大规模海水淡化技术条件的日趋成熟,海水淡化正朝着单台装置产能扩大和淡化厂建设规模化的方向发展。我国海水淡化产量增长虽然较快,但目前每天产量只相当于世界海水淡化产量的1%,与日益扩大的供水缺口仍不相称。

  利好政策护航海水淡化事业

一系列有利于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即将出台,包括《海水淡化十二五规划》和鼓励发展海水淡化的产业政策。其中提出,要建立一批国家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建立海水淡化国家级产业基地,建立海水淡化产业联盟、工程中心和实验室,推进国产海水淡化材料的生产和制造。此外,国家还将出台配套的财税政策,符合政策规定的企业在所得税方面有望享受三减两免的优惠政策,促进海水淡化产业发展。与海水淡化有关的技术在十二五期间将会获得很大的支持,特别是在工程示范和自主知识产权方面。海水淡化生产企业的财政补贴和减免税等措施可能要纳入水利部的有关规划。

    除了政策扶持外,目前海水淡化大规模应用也具备了良好基础。业内人士指出,海水淡化已经实现4/-5/吨的综合生产成本,低于大部分北方城市南水北调水5/-6/吨的成本,而且我国海水水资源源丰富。

巨大市场机遇下的待解难题

 我国海水淡化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差距,面对巨大的市场机遇,亟待加快发展自主海水淡化技术和产业。

1、缺少工程总承包能力,大规模海水淡化工程技术尚未成熟,缺乏大型海水淡化装置设计、加工制造、安装调试及运行维护的工程实践,关键设备制造工艺集成度不高。

2、自主知识产权仅占15%,一些核心技术还不掌握,部分关键设备仍不得不依赖进口。

3、再利用技术水平不足,在浓盐水利用方面,有的厂将其排到已有的盐田中制盐,但大多数厂还没有这样的条件;国内在高纯氢氧化镁等制备技术上与国外仍有差距。

向光明前景迎头进军

  海水淡化是带动性强、技术含量高、发展空间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作用。据估算,到2015年,我国仅海水淡化装置的制造产值就将达到近100亿元,如果将淡化工程运营、供水管网建设等相关产值一并计算,总产值还将成倍增加。可见,国内海水淡化产业前景光明,但补足差距迎头赶上同样困难不小。

   由于我国海水淡化研究水平及创新能力、装备的开发制造能力、系统设计和集成等方面与国外仍有较大差距,已经建成的海水淡化工程中,近80%的装机规模都是引进国外技术建造而成,关键设备如反渗透膜、能量回收装置等主要依赖进口,很难降低海水淡化成本。因此,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水淡化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和新产品,提高关键材料和关键设备的国产化率,增强自主建设大型海水淡化工程的能力是下一步降低成本的关键。另外,从工程公司和集成商角度出发,海水淡化系统建设的精细化是未来降低成本的途径,如把系统做得更经济、占地更少等。在设备的运行过程中,根据不同地域的海水进行不同设计,也是降低成本的途径之一。大河人家

   

  

  

有深度10 还可以0 一般般0 很无聊0 真差劲 0
作者:/发布日期:2012/7/22 15:45:00
所有评论
昵称: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图片,请点击图片!
版权所有© 大河水网 运营中心(www.daheshui.con)2007-2008沪ICP备19005935号-4
服务电话:021—57657136  
邮箱: dahe126@126.com在线QQ:92195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