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疾控中心昨日公布我市地下水水质监测结果称,氟化物、硝酸盐、重金属及难分解的有机物等毒理学指标没有超标,经简单处理后即可保障饮用安全。
此前,卫生部门对中心城区9家市政集中式供水进行专项检查,对出厂水中余氯、浊度、色度、PH值、臭和味等指标现场快速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
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称,卫生部门还对末梢水即水龙头流出来的水进行定期监测,合格率也接近100%。
疾控部门对武汉生活用水常年监测。卫检所所长何振宇昨日介绍,武汉绝大部分地区居民饮用的是自来水,主要来自于水厂集中供水,水源取自长江、汉江等水域。中心城区有9个市政水厂,新城区水厂及青山等企业自备水厂等共有约50家左右,覆盖了武汉绝大多数人群。
据了解,分散式生活供水即井水主要水源为地下水。何振宇介绍,2007年至2008年,市疾控中心曾对全市所有地下水供水调查,共有1900多口井。这几年,农村改水后,用于生活饮水的井很少,地下水仅在黄陂、新洲等偏远地区供极少数居民饮用。
在饮用水安全监管链上,卫生部门负责供水单位的卫生监督和饮用水卫生状况监测。何振宇介绍,我市将每个集中式供水点纳入监测,中心城区每季度监测一次,新城区每年二次。此外,对供水末梢即水龙头出来的水也进行监测,中心城区设监测点70个,分布在家庭、餐馆等;在新城区,每个集中式供水区域平均设有2个末梢水监测点。“对水龙头流出来的水监测频率高,以防止管网、二次供水水箱等对水质的污染”。
据了解,生活用水监测以卫生部牵头修订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为标准,共有106项的检测要求。何振宇称,我市共监测96项指标,都没有超标。
文章相关链接:大河水网:http://www.dahes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