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人家总结2012年度净水行业七大事件
2012年已然远去,2013年在向纵深推进,当历史数月的时间沉淀之后,我们再度回顾2012年度的中国净水行业,一些在当年引起轰动和关注,甚至对2013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净水行业产生较为深远影响的事件,已然历历在目。大河人家在此总结2012年度净水行业的七大新闻事件以作纪念。
净水十大事件之一:饮水电器专业委员会成立
除了涉水批件需要卫生部审批和3C认证需要质检系统审批以外,中国净水行业是自成一个独立行业,还是应该归属于哪个行业大类?相信这是很多人的疑问。同时,我们也看到,不同机构和协会也试图对净水行业做延伸和监管、协调,但真正有公信力的协会还是凤毛麟角。在这样的背景下,2012年7月12日,中国家用电器协会饮水电器专委会成立会议在北京成立,该专委会系在民政部和国资委正式登记注册获批的一家机构。
值得注意的是,该饮水电器专业委员会的上级机构是中国家电协会,而家电协会是一家对中国最具市场化的家电行业从事管理、协调工作很多年,具有很强的公信力和成熟度,此为该专委会能够理性和建设性地对净水行业给予引导和扶持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与此同时,在首届专委会主任级单位构成上,我们看到美的、安吉尔、开能、艾波特、海尔等企业的身影,这些单位都是行业内能够传导正能量的、负责任的企业。因此,饮水电器专业委员会值得期待。
净水十大事件之二:自来水新国标延后三年
于2006年获得通过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自来水“新国标”,备受各方瞩目,大家认为该新标准的通过,可以结束一直延续使用的1985年自来水35项检测标准,但新标准出台后,国家却设定了自2007年开始的五年过渡期。
然而,到了2012年7月1日大限来临,卫生部又跟公众开了一个玩笑,106项检测指标的自来水新国标实施不了,还得再延续三年,至少在这三年内,还得继续强制执行27年前制定的自来水标准,而且三年后也只能是有条件的逐步执行强制标准。
净水十大事件之三:媒体集体质问自来水安全
以自来水“新国标”为契机,在2012年,自来水问题从未被如此地关注过,各类媒体纷纷把焦点对准了自来水的问题,一时间,自来水问题大白于天下,再加之新兴社会化媒体微博的扩散效应,以及净水从业者的人为推广,某种意义上为净水机产品品类的推广和销售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一面是越来越严重的工业和农业污染带来的水体和水质污染,一边是自来水标准的难作为,于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先是素有新锐媒体美誉的《新世纪周刊》杂志以封面专题的形式推出《自来水真相》文章,揭露出自来水只有50%合格率,接着中央电视台《新闻1+1》栏目以《你家的自来水能直接饮用吗?》直指新国标的不作为。然后是贯穿全年的关于“自来水不安全”、“自来水不达标”、“自来水新国标不是更严格而是被放宽了”的各类报道。比如腾讯网推出专题《读懂自来水的几个真相》,《南都周刊》封面专题推出《拯救自来水》,《财经国家周刊》杂志推出《自来水新国标“难产”》专题,而《中国经济周刊》则推出《自来水安全吗?》封面专题,等等。
这些国家级权威媒体或者覆盖全国的权威媒体持续性地、前所未有地对自来水进行报道,而微博、微信、SNS社交网站、BBS论坛作为自媒体策应前所未有地集中火力,无疑对净水行业是一大幸事!
净水十大事件之四:净水企业纷纷登陆央视露脸
净水行业一直为各方纠结的因素之一,就是行业教育和消费者普及性的工作做得不多,大家都是在圈子内活动,厂家之间,渠道商之间很熟,厂家之间为争夺经销商和代理商等渠道资源也是互挖墙角,形成了封闭系统,但真正面向公众的教育工作做得却很少。
不过,在2012年,这种现象被打破,厂家主动通过公众媒体投放资源的现象渐趋多起来,比如像艾波特、中荷、爱尼克斯等净水企业在互联网推广的同时,也开设了新浪、腾讯等官方微博甚至微信公众账号,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公众参与度不时推出热门话题尤其是水与健康的话题,受到消费大众的认可和欢迎,有的粉丝数量已经达到几万人,开辟了一个与品牌和公众沟通的通道。
而具有风向标意义的在CCTV中央电视台投放广告,则成了你是不是品牌,想塑造成什么样的品牌的一个具有分水岭意义的平台,在2012年,不少净水企业都在央视投放了一定的真金白银的广告,比如艾波特、碧水源、高加索等企业,一方面在推动自身品牌建设,并以此拉开与同行的距离,另一方面也对公众起到行业教育的推动作用,使整个行业受益。
净水十大事件之五:北京对社区售水机立新规
在2012年的北京,有两部法规极为引人关注。2012年2月《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出台,其中特别强调“加快推进节水技术改造。制定节水强制性标准,禁止生产和销售不符合节水强制性标准的产品”。
在涉水领域,与中央政府相呼应,北京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并于7月1日实施,该办法中规定:“现场制、售饮用水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安装尾水回收设施,对尾水进行利用,不得直接排放,并依照本市有关规定向设备所在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对本办法实施前已经安装的现场制、售饮用水设备,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应当自本办法实施之日起6个月内安装尾水回收设施。”
办法还规定,对现场制、售饮用水单位或者个人未备案的,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未安装尾水回收设施的,由节水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责令拆除,可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此外,新出台的《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属于立体管控制度,对自备井超标用水也有明确要求。若自备水源供水的用水单位超出用水指标,除据实缴纳每吨2.23元的水资源费外,最高超“标”40%以上的部分,将按照水资源费的十五倍标准收取。
净水十大事件之六:“假洋鬼子”被媒体曝光
“目前国内市场上打着美国、德国、澳洲等国外旗号的净水机品牌,90%以上都是假洋鬼子,他们都是地道的国产货,有的品牌甚至连自己的生产工厂都没有,委托浙江慈溪等地的生产商贴牌生产”。当《中国企业报》的报道一经刊出,即撕开了部分混迹于净水行业的“假洋鬼子”的“遮羞布”。
净水十大事件之七:网络购物,净水要走较长的路
净水产品是否适合网购,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实这种争论是个“伪命题”,任何一种营销方式,都不存在100%的好与不好,问题的关键是你的主导方向是什么?是线上为主,还是线下为主,如果线上突围,你的产品选型要适合网上销售,同时网络的无区域覆盖性,你的物流、安装和故障维修及滤芯的定期更换等售后服务,以及如何平衡线上与线下利益关系或者进行区隔等等,这是需要考量的问题,必须有效地进行解决。
文章相关链接:http://www.shuipeiji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