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逐步上升,包装饮用水行业迎来销售旺季。矿物质水、功能水、富氧水……在各大超市的瓶装水货架上,名目繁多的名称让消费者眼花缭乱。“矿物质水究竟是不是天然矿泉水?”“富氧水与普通饮用水有何区别?”,消费者难免有时会产生种种疑惑和误解。
这一乱象将成为历史。2014年底公布的《包装饮用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新国标)将从5月24日起开始实施,2016年1月1日起开始在产品标签上体现。即将实施的新国标明确规定,包装饮用水名称应当真实、科学,不得以水以外的一种或若干种成分来命名。包装饮用水的产品名称不得标注“活化水”“小分子团水”“功能水”“能量水”以及其他不科学的内容。这也意味着目前市场上矿物质水、能量水等包装饮用水名称将陆续退出市场。
新国标实施在即,零售终端企业未雨绸缪,嗅觉灵敏的厂商也及时调整生产策略。早在去年年底,矿物质水逐步悄然换装,老包装标签特别突出“矿物质水”字样,而新包装“矿物质水”字体明显变小,不再显著。
同时,新国标还增加了标签标志的规定,
当包装饮用水中添加食品添加剂时,应在产品名称的邻近位置标示“添加食品添加剂用于调节口味”等类似字样。包装饮用水名称应当真实、科学,不得以水以外的一种或若干种成分来命名包装饮用水,这样一来,消费者也不会看得云里雾里了。

现在货架上在售的饮用水,不同牌子的产品标准也不一样,有些是执行DB33/383-2005标准的,有些是执行GB/17323标准,还有几个是执行Q/XMDJ0001S标准的。以“GB”开头的为国家标准,以“DB”开头的为地方标准,以“Q”开头的则是企业标准。
而即将执行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是包装饮用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适用范围除了饮用天然矿泉水以外所有直接饮用的包装饮用水。也就是说,今后市场上销售的纯净水、蒸馏水、天然水、山泉水等不同水种的标准都将实现统一,不能再参照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
不少商家开始提前消化矿物质水、功能水库存。一些知名品牌的矿物质水踪迹难寻,货架上多为各品牌的天然矿泉水、纯净水。超市相关负责人透露,新国标即将实施,尽管有超过半年的缓冲期,超市还是提前应对,逐渐减少矿物质水、富氧水等进货量。
“矿物质水其实是在纯净水中加入矿物质类食品添加剂,富氧水与普通饮用水区别不大。如今市场上让人容易产生误解的矿物质水、功能水、富氧水等饮用水名称,最终都要在标签上‘退居二线’。”随着新国标的正式实施,不同种类的饮用水的标准都将实现统一,市面上售卖饮用水会更加“靠谱”。
此外,为了与包装饮用水国际标准接轨,新国标删除多个菌落总数限量要求,仅保留了大肠菌群指标。同时增加了包装水产品中最常见的环境污染微生物铜绿假单胞菌指标。
新国标不仅仅是在包装名称上要求企业“整齐划一”,还提出了更为严苛的饮用水标准,这无疑加速了饮用水行业的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