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水网---中国净水营销第一门户网站
QQ
欢迎注册/登录大河水网!
您的位置:新闻中心
过年的年味在这里之春节习俗大盘点(上)
过年就要有年味儿!看过来,从小年到十五传统习俗大盘点

 小时候,过年从来都是一年中最隆重的日子,从腊月,就开始忙活起过大年了。对于过年,每个人都会产生不同的感悟,表现着对往年的美好记忆,又流露出对“年味儿的向往。

“年味儿”真是个妙不可言的存在。这在喜庆的节日里,人们总会自觉地遵守着各种各样传统的习俗,以求自己来年能够身体健康、事事顺遂。但是现在不少年轻的小伙伴对传统的习俗却知之甚少,这在无形中会导致传统文化的衰退。

 今天跟着小编一起来盘点下春节传统习俗,看看什么叫有年味儿,咱们把这“年味儿”一起给好好的传承下去。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是“灶王爷上天”之日。

 祭灶,是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是约定俗成的扫除日。

 “二十四,扫尘日”。迎新首先要除旧。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民间素有的传统习俗。扫尘之日,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其实,人们借助“尘”与“陈”的谐音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传说玉帝会下界查访,吃豆腐渣以表清苦。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旧时只在一年一度的年节中才能吃到肉。

 腊月二十七,宰年鸡、赶大集。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后被红纸代替。

 腊月二十九,提瓶去打酒。

 大年三十,除夕守岁。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小时候,年味是新衣裳是父母做的一桌子好吃的,是口袋里装着的零食,是小伙伴聚在一起恣意玩耍。年味还是长辈们递过来的大红包,小心翼翼藏在裤兜里,严防父母搜刮。长大后,年味是即便隔着千上万水都会回家的渴望,是带着男/女盆友回家见父母的微微紧张,是给双鬓微白的父母封一个鼓鼓的红包,看他们脸上连皱纹都笑开了花,是即使亲友问起,“有男朋友了没啊”“工资多少啊”类似话题,你也开始学会的忍耐。

 很多人说年味不再。其实,年味儿一直都在,它是一顿其乐融融的年夜饭,是孩子们的笑脸,是帮妈妈完成的一道菜,也是回家后淡定和舒适的心情。它从来不过时,也从来不会变淡,只看我们有没有去感受和品尝。
有深度10 还可以0 一般般0 很无聊0 真差劲 0
作者:大河水网/发布日期:2016/2/1 15:10:00
所有评论
昵称: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图片,请点击图片!
版权所有© 大河水网 运营中心(www.daheshui.con)2007-2008沪ICP备19005935号-4
服务电话:021—57657136  
邮箱: dahe126@126.com在线QQ:92195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