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很多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那是因为你没有好好听习主席讲的道理。
所以,趁着年初,赶紧跟大河人家的小编一起虚心的学习一下习主席的建议吧。
一、少熬夜。
年轻人不要总熬夜。那个时候我年轻想办好事,差不多一个月大病一场,为什么呢?老熬夜。经常是通宵达旦干,后来感觉到不行,这么干也长不了。先把自己的心态摆顺了,内在有激情,外在还是要从容不迫。
——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交流时说。
二、多读书
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比如,我读过很多俄罗斯作家的作品,如克雷洛夫、普希金、果戈里、莱蒙托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涅克拉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肖洛霍夫,他们书中许多精彩章节和情节我都记得很清楚。
——2014年2月7日,习近平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说。
三、勤学习
古希腊哲学家说,知识即美德。我国古人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大学的青春时光,人生只有一次,应该好好珍惜。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永恒。鲁迅先生说过:“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大学阶段,“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有老师指点,有同学切磋,有浩瀚的书籍引路,可以心无旁骛的求知问学。此时不努力,更待何时?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
四、立志向
当代中国青年要在感悟时代、紧跟时代中珍惜韶华,自觉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锤炼自己、提高自己,做到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事业华章。
——2015年7月24日,习近平向全国青联十二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六大发来贺信中指出。
五、勇追梦
现在在高校学习的大学生都是20岁左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很多人还不到30岁: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时,很多人还不到60岁。也就是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你们和千千万万青年将全过程参与。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风险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当代青年建功立业的舞台空前广阔。梦想成真的前景空前光明,希望大家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2014年5月,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六、肯奋斗
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礼记》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人说:“圣人是肯做工夫的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工夫的圣人。”青年有着大好机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心浮气躁,朝三暮四,学一门丢一门,干一行弃一行,无论为学还是创业,都是最忌讳的。“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成功的背后,永远是艰辛努力。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七、能吃苦
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道路。要历练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变挫折为动力,用从挫折中吸取的教训启迪人生,使人生获得升华和超越。
——2013年5月,习近平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八、惜时光
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安重根义士曾挥毫写下“白日莫虚度,青春不再来”的书幅,希望青年人珍惜青春、创造生命辉煌。
——2014年7月4日习近平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演讲时指出。
九、强身体
少年强、青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强、青年强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也包括身体健康、体魄强壮、体育精神。
——2014年8月15日,南京青奥会运动员村,习近平亲切看望参加本届青奥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
希望听过习主席讲的建议之后,大家今年都能有所改变,然后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