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水网---中国净水营销第一门户网站
QQ
欢迎注册/登录大河水网!
您的位置:新闻中心
GE:让鸟巢净雨为水

  盛夏的北京,多雨,反常。

  这是最近很多北京人的感受,也是让气象部门着实头痛的一件事情。

  记者从一份不久前出版的《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及第十三届残奥会气象服务手册》中看到,奥运会期间出现降雨的概率为37%,平均3天就可能出现一次降雨过程。

  北京的雨天,雨水混杂在扬土颗粒的中间,令人不愿出行。

  不过,有一个地方例外——鸟巢。

  在那里,由通用电气(GE)参与的雨水回用系统,采用了全世界最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它正在迎接着雨季带来的大量雨水资源。

  鸟巢的“净化之心”

  巨大的鸟巢下面,有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雨洪回用系统。

  由于各个奥运场馆的业主拥有独立的招标权,TOP赞助商的名号并没有给GE带来什么特权。所以鸟巢选取这一套系统,完全是GE产品实力的体现。

  负责这个系统的总承包商为一家名叫建工金元的公司,他们主动找到GE,采用了GE提供的核心膜技术。

  而整个鸟巢雨洪回用项目由北京城建(爱股,行情,资讯)集团国家体育场总承包部承建,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节能与新能源工程中心副总工程师刘鹏设计完成。

  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在于保证奥运期间场馆和景观用水,同时还要实现环保节约。而GE的核心技术成为了藏于内部的核心构件,构成了整个系统的动力引擎。

  据透露,整个鸟巢雨洪综合利用工程的面积相当于六个足球场,雨水收集面积达22公顷,年回收利用总量约为6.7万立方米,设计日净产水量为2000立方米。

  遍布于鸟巢及周边绿地的收集引流系统可以将雨水汇集至6座地下蓄水池中,其最大储水能力高达1.2万立方米。据有关部门评估,北京年平均降水量为630毫米,城区每年的雨水利用潜力达到1亿立方米。由此估算,鸟巢蓄水池每年可以填满16次。经净化处理后的“雨水”可用于场馆绿化、赛场用水、空调冷却、道路和汽车清洗,以及洗手间冲洗等,且水质远高于国内中水回用标准。

  GE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由于奥运会为全球的盛会,雨水经过特殊处理后,水质能够达到国外标准,“几乎能够达到自来水管出水的标准。”

  整个雨水回用的关键节点在于净化,这也是GE技术领先之处。

  鸟巢雨洪综合利用工程的核心净化技术应用解决方案使用了纳滤膜技术。简言之,系统收集的雨水将经过砂滤、超滤、纳滤三重净化步骤,方能投入回用——砂滤可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等污染物;超滤则以小孔径膜技术滤去水中的细菌和大分子物质;纳滤则是用纳滤膜科技对双重净化过的水做进一步处理。

  不难看出,鸟巢将成为GE水处理技术的样本工程。

  而更加神奇的是,较为洁净的水源通过GE的反渗透膜之后,便可直接饮用。

  由此,鸟巢里的一杯水诞生。

  提前布局中国水处理市场

  GE作为北京奥运会的TOP赞助商,由于其产品的特殊性,受到了众多限制。

  除了北京奥运大厦顶部LOGO所用的发光二极照明管和输配电设备,GE的其他设备几乎不能以VIK(现金等价物)赞助的形式运用到奥运会上。

  北京奥组委高级官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GE生产的火车头、飞机发动机,我们也无能为力。”

  虽然GE 的水处理技术目前只能影响鸟巢附近区域,但是这项技术在未来的中国却有广阔的潜在市场。

  GE奥林匹克业务总裁金飞翔曾向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未来的某一天,在中国或印度的很多村庄,都有移动水车和集装箱式水车,为村民提供移动水处理。不管多小的移动水车,都涵盖了除矿、软化、浓缩精处理、介质过滤,到排气、脱氧的全过程,可以在几个小时内产水。系统规模可以根据任何容量需求配备。如果在100个村子设立一些流动的水处理设施,其成本较之在每个村庄设立水处理系统将大大缩减。

  金飞翔的梦是GE推出的全球“绿色创想”的一部分。

  他这个梦想,或许能够为中国的水资源危机提供一条解决之道。

  记者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北京发布的《2006人类发展报告》中看到,中国华北地区将会在为人民提供安全用水的问题上面临长期挑战。海河、淮河、黄河3条河流用不足中国水资源总量8%的水供给着中国接近一半人口的用水需求。报告指出,水和卫生问题首先是穷人面临的危机。在中国,大约有一半的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在海河、淮河、黄河流域。

  同时中国经济发展所造成的水污染继续威胁中国的水资源安全。报告援引国家环保总局的材料指出,在为全国将近一半人口提供用水的海河、淮河、黄河水系中,有超过70%的水受到严重污染。

  有数据显示,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沿海城市也不例外,甚至更为严重。目前我国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为主,或者两种水源混合使用,有些城市因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有的城市形成了几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数十公里。

  面对这样的现状,有人甚至喊出“停止创造绿色口号,需要制造绿色资源”。

  鸟巢里出现的这些水处理技术,何时能够应用在中国缺水严重的地区?

  面对记者的提问,GE水处理及工艺过程处理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周威方表示:“目前这些技术在中国属于较新的技术,以后会得到推广。”

  具体到推广的时间表,周威方认为大面积推广要取决于各城市和农村水价的变化,一旦该技术的环保效应和经济效益达成正比时,才可能得以推广。

  开源节流,这个古老的成语总结了应对水资源危机的两条路径,但是当新的水源尚未找到之时,水处理技术的进步,或许也能缔造出一条特殊的“开源”之路。

  当那些水处理技术真正走出实验室,进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之时,或许人们对水的渴求就能够得以满足。

  到那时,回望鸟巢里的这杯水,才显出它的弥足珍贵。

有深度10 还可以0 一般般0 很无聊0 真差劲 0
作者:大河水/发布日期:2008/7/21 17:35:00
所有评论
昵称: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图片,请点击图片!
最新发布

同类推荐
版权所有© 大河水网 运营中心(www.daheshui.con)2007-2008沪ICP备19005935号-4
服务电话:021—57657136  
邮箱: dahe126@126.com在线QQ:921951903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