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时代,人们对饮用水的关注是不断的提高的,净水器、软化水处理设备、纯水设备等水处理器也开始一天天的走进人们的生活,处理技术越来越“高超”,所以人们对水的说法是越来越多了。比如,把经过处理的水说得很神奇,难道是真的有那么好吗?消费者还是抱有怀疑的心里的。那么,水处理器的技术含量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大啊?净水器能否保证“净水”之功能?怎样的饮水才能达到人们想要的那个标准呢?就让我们来探究一下水处理器的秘密吧。
自来水需要再次净化吗
随着市面上的水处理器的不断的增多,人们会不由自主的产生一些疑惑:“家庭为什么还要对自来水做净化处理,是我们的自来水不能达到我们的使用的标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据北京公众健康饮用水研究所水营养有关专家介绍,2007年,我国就出台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水质的检测标准,从原来的35项增至106项。而像北京、上海、广州等这样的大城市,对自来水的传统加工技术也做了改造,增加了预处理和深度处理程序,水质有了很大的改善,可以说刚出自来水厂的水是洁净、安全的。
然而,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自来水都会存在不安全的因素,这是谁也避免不了的,被污染的时时候很可能会发生的,二次污染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我国大城市的输水管网采用的是地埋式供水,大多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铺设的,半个世纪的老化腐蚀,使得管道内壁细菌、微生物丛生;在有些地区其自来水供水管网和生活污水排放管网并行,加之年久失修,有些管网渗透率高达20%~40%,造成对自来水管网的污染。
此外,大城市普遍高楼林立,很多小区小高层的供水采用楼顶水箱从最顶层向下供水,由于对水箱的管理不善,使水箱中滋生大量的病菌、蓝藻、绿藻等,导致自来水出现铁锈、红虫、浑浊、水垢、异味等,使家庭饮用水水质不达标。而将水煮沸只能杀死自来水中的细菌及寄生虫之类污染物质,并不能去除水中的泥沙、铁锈、化学农药、重金属等污染物。因此,如果你家的自来水被污染了,就有必要安装水处理器。
净水器主要用于处理饮用水——净化自来水,它能保留水中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但不能去除水碱、水垢。
净水器运用过滤技术,通过半透性材料从水中分离颗粒物,其核心部件是滤芯,不同机型有不同的滤芯组合,从一级滤芯到九级滤芯不等。其中,微滤型是以孔径为0.02微米至10微米的滤膜为介质对水进行过滤处理的,能去除水中肉眼所见的各类杂质、铁锈、泥沙、异味、余氯、部分重金属等,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微滤型净水器使用的是PP棉滤芯和活性炭滤芯,其技术比较成熟,应用也比较广,但需要及时清洗,使用寿命3~18个月不等。
而超滤型则采用超滤膜或纳滤膜滤芯,是以孔径为0.001微米至0.2微米的滤膜为介质对水进行过滤处理的,能去除水中的细菌、病毒、大肠杆菌等有害的大分子有机物。但是,北京市公众健康饮用水研究所有关专家认为,超滤型净水器中如果只有超滤膜滤芯,没有PP棉滤芯、活性炭滤芯,就不能去除异味、余氯,容易堵塞,膜的寿命减短,建议选用这三种滤芯组合使用的机型。
另外,如果净水器质量不过关,优质水也有可能被污染。因为,净水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内置滤芯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所以滤芯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水的质量及净水器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