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反渗透(RO)和纳滤(NF)系统的用户们来说,现在该认真考虑膜法(微滤(MF)和超滤(UF))预处理的操作费用和性能优势了。特别是在我们要面对那些地表水、废水以及开放抽提海水等高污染性水源的时候,这种优势就更加明显。所谓集成膜系统(IMS),就是指在反渗透系统的预处理工艺中采用了其他的膜系统。与采用传统预处理工艺的反渗透系统相比,IMS设计具有明显的优势。
● MF/UF滤液质量更好。SDI和浊度更低,明显降低了反渗透的胶体污染负荷。
● 由于膜在这里是污染物的绝对屏障,MF/UF滤液的高质量可以保持稳定。即便是地表水和废水等水质波动异常频繁的水源,这种稳定性也不会改变。
● 由于胶体污染减少,反渗透系统的清洗频率明显降低。
● 与一些传统过滤工艺相比,MF/UF系统操作更容易,耗时更少。
● 与采用大量化学品的传统工艺相比,MF/UF浓缩废液的处置比较容易。
● 占地面积更小,在一些大系统中,有时只相当于传统工艺的1/5。
● 有利于系统的扩大增容。
● 运行费用基本相当,在一些情况下会较少。
● 设备投资基本相当,在一些情况下会较少。
历史回顾
对于采用MF/UF作为高污染性原水(比如地表水和废水)反渗透的预处理工艺的兴趣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微滤、超滤的确在当时无法取代传统预处理。比较明显的理由是:
● 设备投资:MF/UF的设备投资是地表水处理所无法接受的。单算MF/UF系统的投资便相当于反渗透系统的100%,而传统预处理系统(如澄清、重力过滤、石灰软化、多介质过滤、碳过滤等)只有反渗透系统的20-50%。
● 操作费用:没有来自现场试验装置的原始数据积累,无法确认和保证MF/UF工艺能够比传统工艺节省运行费用。
● 需要现场试验:小系统和工业用户在政府对其没有特别要求的情况下,从时间和费用等方面考虑,一般不愿意接受现场试验。
● 性能保证:OEM对于系统的整体性能要全面负责。没有现场试验数据来确保MF/UF系统在投标条件下的优势,默认的预处理系统自然是传统预处理的各种组合。
● 对于未确认技术的恐惧:那时超滤、微滤工艺的确是一个新的技术。购买这样一套系统便意味着在许多方面要冒先吃螃蟹的危险:只有很少可选择的MF/UF供应商,MF/UF膜及组件的设计为各公司独家所有,将来的换膜和服务也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