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4日,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诸暨义乌农村实践队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分赴诸暨、东阳,开展了以“聚焦生命之源,构建和谐农村”为主题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活动有别于以往的以活动为主的暑期社会实践,而是带课题下乡,将大学生理论研究和实地实践相结合的一场调研行动。此课题调研活动是由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知名教授提出并指导,辅之研究生带队开展调研的。无论在课题本身和调研过程都以科学的方法、理论和充分的前期准备调查为前提,为这次实践活动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浙江省东阳是东阳义乌全国首例水权交易的水权出让方,而诸暨则首次对于水资源转让进行了补偿,实践队选取这两地作为调研地点,可以在水资源“农转非“和跨区域调水、水资源转让后的影响和开展补偿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通过长达6天的两地的问卷调查,我们分别从农户和相关政府收取100多份有效问卷,了解了当地水资源转让后的农村经济实况以及相应的措施及其反响。
通过调研我们最后认为,水资源的转让有利于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解决城镇用水紧张问题,有利于高效利用水资源,实现交易双方的双赢。同时,必须对于水资源转让机制予以完善,一方面注重对于水资源污染的治理,另一方面对于水资源转让后产生的问题尤其对于农民的影响给予一定的合理的经济补偿,以健全机制,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