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08年斯德哥尔摩“世界水周”论坛开幕大会上,瑞典国际发展合作大臣古妮拉·卡尔松发表讲话,呼吁全世界关注“涉水卫生”。当天,来自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名官员、专家和学者出席了今年的斯德哥尔摩“世界水周”论坛。新华社记者吴平摄
斯德哥尔摩8月18日电(记者 和苗)来自140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名官员、专家和学者18日相聚2008年斯德哥尔摩“世界水周”,为寻求洁净和健康之水共同努力。
斯德哥尔摩国际水研究所所长安德斯·伯恩特尔在当天举行的开幕大会上宣布,今年斯德哥尔摩“世界水周”的核心议题是涉水卫生、亚洲国家专题和气候变化。他强调,世界上仍有许多人正遭受着因卫生条件恶劣和饮用水不安全而带来的疾病折磨,全球每年有140万儿童因缺乏基本的卫生条件而死于疟疾或其他疾病。伯恩特尔认为,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世界人口不断增长,气候变化又使情况进一步恶化。
瑞典国际发展合作大臣卡尔松呼吁世界人民团结起来为寻求水资源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而努力。她指出,全世界88%的疾病都是由饮用水不安全、卫生设施缺乏引起的。联合国的报告预测,20年后世界上遭受水资源匮乏的人口将上升至30%,范围也将扩大至50个国家。
马达加斯加总统拉瓦卢马纳纳在开幕大会上介绍了该国在改善用水卫生方面的努力和已取得的进展。他说:“良好的卫生习惯应该从孩童时代起培养,如果孩子们懂得了卫生和安全用水的重要性,我们的未来将会更好。”
8月18日至8月23日举行的“世界水周”将展开一系列研讨活动。此外,斯德哥尔摩水奖、斯德哥尔摩少年水奖、斯德哥尔摩工业水奖等奖项也将在“世界水周”期间颁发。
“世界水周”由斯德哥尔摩国际水研究所1990年创立,每年举办一次,主旨是关注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促进水投资与减少贫穷,“世界水周”是国际水资源利用和研究方面最权威的论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