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水网---中国净水营销第一门户网站
QQ
欢迎注册/登录大河水网!
您的位置:新闻中心
农业污染是主因--太湖巨资治理未见效

  2008年12月,中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十一五计划”终于在千呼万唤中正式编制完成。按计划,在2010年之前,中国水专项总资金投入为112.66亿元。

而2007年爆发蓝藻事件的太湖则是计划的首要治理试点之一。

100亿人民币,足够解决包括太湖在内的中国湖泊的污染问题吗?

记者了解到,此前十年,太湖治污已花费270亿元,结果的是迎来“蓝藻”暴发。2008年5月份获国务院批准的《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已拟投集中巨资:到2020年之前,将太湖水质从V类提高到IV类,部分水域III类,计划总投资为1114.98亿元。其中,江苏583.73亿元,浙江470.04亿元,上海36.89亿元,跨省市24.32亿元。据内部消息,真实投资总额可能超过2500亿,仅江苏一省就超过1000亿。

这无疑是新中国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环境治理工程。但治疗太湖这个沉疴,需要找到新的药方。

太湖水质未见大改善

2008年11月24日,江苏省宜兴市大浦镇汤渎村,飘起小雨,有点冷,公路边的稻田已经收割完毕,一些稻田已经整耕,有的已经种上了冬小麦。蓝藻不见踪迹,但也许是准备着来年苏醒。

薛广健蹲在一条通往太湖的小河旁。这个来自广东的中年男人是绿色和平食品与农业组项目主任,今年已经第7次来到这里。他把湖水灌进1L的容器,旁边的志愿者帮他密封和冰镇。

薛广健把冰镇好的样品紧急送到上海谱尼测试技术有限公司,在那里,他们会根据《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的方法检测样品中的氮(包括总氮和硝态氮)、磷浓度。

这是薛广建所在的食品农业项目组承担的项目之一。其他两个项目包括农业污染和转基因食品。

20多天后,2008年的圣诞节来临之前,一份《太湖化学农业污染与中国化肥施用简析》的报告赫然摆在记者面前。

“我们仅仅进行了有限几次采样,检测结果所反映的氮、磷污染状况却十分严重。硝态氮(NO3-N)是总氮的一部分,其在总氮中所占比例可反映出多少污染物来自于农田化肥流失,检测结果显示仍有大量的氮来自化肥流失,农业污染仍然是造成太湖富营养化、蓝藻频发的重要原因。”

“太湖的富营养化并没有太多的改观,这些水不仅不能饮用,甚至不能用于工业和农业灌溉,我们采集到的大部分水样都是失去使用功能的劣Ⅴ类,仍然是重度富营养化。”报告如是写道。

农业污染是主因

湖泊治理学者、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所长金相灿指出,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湖泊面临着五大问题:水量缩减与萎缩、富营养化、生态破坏、酸化以及有机污染等有毒有害的污染,中国的湖泊的首要问题就是“富营养化”。

据学者们分析,太湖从“中营养化”到“富营养化”大约经历了二、三十年,肆意排污、侵占湿地、修筑堤坝、市民的不文明行为,都在增加对湖水的污染。

有深度10 还可以0 一般般0 很无聊0 真差劲 0
作者:2658/发布日期:2009/1/5 8:59:00
所有评论
昵称: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图片,请点击图片!
最新发布

同类推荐
版权所有© 大河水网 运营中心(www.daheshui.con)2007-2008沪ICP备19005935号-4
服务电话:021—57657136  
邮箱: dahe126@126.com在线QQ:92195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