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快速增长和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大规模迁移,缺水问题在中国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可怕。而中国大量财政补贴以保持水价低廉的做法,导致严重浪费,大大恶化了水供应问题。但提升水价却无疑会给本已挣扎在贫困线上的穷人“当头一棒”。
据4月15日出版的美国《商业周刊》报道,在过去的一年中,很多中国人为获得洁净水而用尽心思。
2009年2月,50年一遇的最严重干旱袭击中国北方,对河北、河南和北京附近地区的500万人口和250万牲畜的饮用水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而在距上海300公里远的江苏盐城市,因为当地一家化工厂往河里倾泻石炭酸,导致超过20万人连续三天被切断干净水源。
北京奥运会开幕前两个月,帆船比赛地青岛近海爆发大规模绿藻污染,原因也可能是水污染所致。
历史上,中国就长期受洪水和干旱袭扰,但现在中国面临的水危机严重程度或许前所未有。经过30年两位数的经济增长和数以亿计的村民迁徙到城市,中国在确保水需求方面捉襟见肘:本身水资源就缺乏,而工业污染又大肆破坏水源,当然还有一些未知的因素,比如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根据我们国家基本用水的情况,(我们)必须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政策,”中国副总理回良玉09年1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水资源大会上说。
中国水危机严重程度前所未有
应对水危机对中国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每年平均1530万公顷的农田面临干旱考验。在农村地区,大约还有3亿人至今无法获得安全的饮用水。这几乎占了中国13亿人口的近四分之一。而中国的600多个城市中,有400正面临水资源短缺——这其中又有100个城市水资源严重短缺。
《中国水危机》一书的作者、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说,中国每年将需要额外400亿立方米的水供应,以满足所有城市居民的用水需求。马军说:“在水供应上,中国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中国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之一是:废水。工厂和城市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和污染物,直接排放到河流和湖泊中去。据世界银行的报告,仅在2006年一年,排放的污染物就高达5370吨。
中国环境监管机构认定,48个国内主要湖泊污染严重。对中国最大的两条河流长江和黄河沿岸水取样测试发现,四分之一的水体已经严重污染到无法农业灌溉。城镇自来水系统也并非安全无虞。2008年,当局应对的大型饮用水和环境紧急事故高达48起。
世界银行“能源、运输和水”部门的主任JamalSaghir说:“大范围的水污染当然对水供应带来严重影响,在中国尤其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