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药物制度的目录和配套方案即将定稿。医药资深职业经理人李志民表示,基本药物目录对部分企业未必利好,从品种看,利好于独家和原研品种。此外,医药工业、商业企业均需要有战略改变来适应基本药物目录招标、配送环节的要求。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明确,中央政府统一制定和发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并建立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调整管理机制。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4月8日曾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今年4月底以前公布基本药物目录。不过,截至目前,卫生部、药监局未发布基本药物目录。
医药资深职业经理人李志民指出,基本药物目录是参照国际WHO的一些发达国家实行的、满足病患基本用药的目录,国际上有300多种,大多是西药,国内这次出台的目录大概有600多种,300多种中药和300多种西药构成基本药物目录。
与之前的社保药品目录相比,甲目录产品高度重合。甲目录产品大概451种,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央政府还是用安全、有效、方便、付得起的用药精神来设定目录,并且规定把基本药物目录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站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指定用药,让老百姓可以使用到这种常规的、物美价廉的药,这也是新医改一大亮点。同时对社区和老百姓用药在许多地区作出指定,比如设立专业配送机构解决配送问题。
不过,政府还要解决目录出台之后如何实施问题,保证目录产品能够进入医院。新医改出台之前,政府用词是定点生产统一配送,现在改成权利下放到各地政府,以省级政府为单位进行招标,以招标形式来选择哪家企业有资质进入医院用药目录。如果同一种产品有许多家企业生产,具体哪家企业入围要通过招标实施,
实施过程将牵扯到4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药品定价,这是一把双刃剑。药品价格由发改委物价部门决定,基本上会对入围产品有20%降价,也就是说直接让利给老百姓,但这就会导致企业利润变薄。对于以前没有覆盖到各个医院网络的企业来说,是利好消息,对于医院覆盖网络较好、产品销量大的企业未必是好消息,主要因为价格受到影响。从品种来看,基本药物目录利好于独家和原研品种,独家品种微降或不降。
第二个环节是招标问题,各地政府对医药产品目录中产品进行招标,工业制药企业将通过一定手段入围,才能将产品真正进入医院销售;第三个环节是配送问题,许多地区采取省级单位招标,地市级单位确定配送单位,所以商业公司要想很好生存就得拿到配送资质,这样才能够有相应的利润和买卖差价,才能够存活,因此,商业企业需要有战略改变。第四是报销问题,基本药物目录有多少品种、按照怎样比例保险,政府还需要确定相应的实施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