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声音:成本、外资是主因
真正水价上涨的作用力是成本的提高。国家2007年发布了新的饮用水标准,要求我们基本的供水标准和美国、欧盟基本接轨。可以设想在源水不合格的情况下,大规模提高供水的品质,就需要对中间环节进行有效的改造。根据规划,到2012年我国将实施新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水质检测指标将从目前的35项增加到106项。水质将根本改善,随之而来的就是成本的提高。
民众声音:水务亏损不该由百姓承受
如果目前自来水的价格真的到了让供水企业难以为继的地步,那也真的是该涨水价了。但是,这得让老百姓清楚地看到供水企业的真正成本,然后再来谈该涨多少才能让供需双方都满意。而且,千万别跟风于“烟草涨价为戒烟”、“白酒涨价为戒酒”,说出“自来水涨价为节约和珍惜水资源”这么好听的话来。
媒体声音:水价是否成了人民内部矛盾
一边是供水企业要生存和永续经营,一边是涉及到了广泛的民生问题。不知这该不该算是一种“人民内部矛盾”的出现?而且,正当人们对此争论不休时,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发话了,要求各地在推进水价改革过程中应严格履行水价调整程序,充分考虑社会承受能力,尤其要做好低收入家庭的保障工作,保障其基本生活水平不降低。
关于水价涨价的问题已经讨论了许久,水涨价的根本原因还是没有定论。众多揣测以后专家评论和民众反映大不相同。
后记:
水、电、油之类的资源产品为何总会抱着“亏本涨价论”不放?因为他们有“靠山”,这里的“靠山”就是政策福利和行业垄断。正是因为有了“靠山”,所以,他们才会寻找种种“涨价”的理由,而且不论多么荒诞,到头来该涨的涨,不该涨的也得涨。民间的声音就这样被淹没在霸道的涨价听证上。所以,水企要想涨价,必须首先提供一份细致清晰的明白账,供水成本核算以及水价成本监审,都要经得起公众和舆论的质疑。否则,一边高声喊巨亏,一边保持高福利,公众完全有理由认为,所谓亏本其实不过是垄断企业为了攫取更多利润的惯例性表演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