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人家】以“生态健康与海洋发展”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生态健康论坛近日在海口召开,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在论坛上表示,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沿海地区的经济繁荣,但也给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我国近岸海域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吴晓青指出,目前我国海洋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有:近岸海域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依然严重;沿海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海洋环境监测和监管能力有待加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在此次论坛上也表示,与陆地相比,海洋生态系统更脆弱,更具不确定性。随着近年来我国对海水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利用,海洋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除了上述的几个问题,海洋生态服务功能退化,生态健康风险不容乐观;海洋生态建设、管理与保护的法规体制还不健全;海洋科研、教育实力与国力不符等也是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的副研究员丛丕福还表示,我国海洋特别保护区总面积虽然已近36万公顷,但整体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首先,海洋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较小,空间分布不均衡,与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相对照,海洋保护区的面积仅占1.12%,还没有达到国家对于推进海洋保护区建设的目标。其次,由于各地经济实力和人才资源发展不均衡,各保护区的管理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个别保护区的管理仍停留在简单的看护水平上,影响到保护区功能和效益的发挥。
今年5月国家海洋局发布《2010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0年我国近岸局部海域水质污染严重,劣四类严重污染海域面积约4.8万平方千米,比2009年增加1.8万平方千米。“十一五”期间,长江、珠江、钱塘江、闽江等主要河流携带入海的污染物总量年均达1000万吨以上。2010年,我国处于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的海洋生态监控区分别占76%和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