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重庆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和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主城区次级河流综合整治2011年目标任务》要求,到今年底,14条次级河流,梁滩河、花溪河、一品河、璧北河、栋梁河水质达到水域功能要求,苦溪河、跳蹬河、大溪河、伏牛溪、盘溪河、清水溪、朝阳溪、肖家河、跳墩河消除黑臭。
河岸上翠竹丛生,掩映在河畔枯黄的芦苇丛里;河面上不知名的水鸟嬉戏,全然不顾河水的冰冷;还有那弥漫的雾气,更是让璧北河如梦如幻;蜿蜒的滨河小道旁,一株株常绿乔木生机盎然;微风吹过,岸边树叶窸窣作响,河面上波纹粼粼。
很难想象,两年前,这里曾臭气熏天,河面上漂着垃圾。
不仅仅是璧北河,还有盘溪河、苦溪河……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工业企业增多,人口密度增大,畜禽养殖规模化发展等因素影响,重庆许多原本清亮的河流,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变成了又黑又臭的“臭水沟”,不仅鱼虾绝迹,人们不能下河玩耍,甚至连走近都要掩鼻而行。
一条条原本绚丽多姿的河流,正慢慢走向死亡!从2009年开始,一场挽救次级河流生命的战役打响,而到了2011年,对于次级河流的综合整治更是成为创模工作的重中之重。
璧北河在此前完成4.77公里河道清淤,河流沿线7家养殖场全部取缔,沿线的工业企业在今年经过整治后全部达标排放。北碚区还完善了沿河垃圾收运系统,整治沿岸环境。如今,璧北河水质已经稳定达到四类水质考核要求,沿岸生态恢复效果明显。
而在盘溪河,从今年年初开始,渝北、江北、北部新区将沿途污水接入市政污水管网,送往污水处理厂;用40吨的卡车拉走5750余车河道淤泥;9340多平方米的生态浮床放入河中,种上水生植物净化水质并增加了观赏性。到今年12月初,12万平方米湖岸绿化也已完成,整个盘溪河旧貌换新颜。
截至今年11月底,江北区栋梁河边的养殖场已全部关闭,非法搭建的作坊全部被拆除,河岸上种植的草坪、竹子、绿树,形成了市民休闲的河畔小花园。
而在巴南区,今年1月初以来,花溪河沿岸的40多家非法污染企业被取缔,400多家养殖场全部关闭,沿线修建5个污水处理厂……
在对各次级河流进行综合整治的同时,2011年,主城区的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改造全部完成;新建成鸡冠石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茶园、西永、土主、白含等7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新增处理能力37万吨/日)以及排水管网338公里;累计建成65个污水处理和垃圾收运设施,更换垃圾箱2万余个,建成3000个居民区垃圾分类示范点,建成危险废物处置场和垃圾焚烧发电厂,并对现有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发电厂的渗滤液处理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
通过近几年的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主城区城市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163万吨,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达到3600吨,主城区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3%,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7%。
通过一系列的治理措施,许多次级河流的水还清了,鱼虾重现,河岸还建起了美丽的滨河公园。截至2011年12月26日,14条次级河流已经有9条达标,其余5条尚未达标的河流,水质也有了明显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