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水网---中国净水营销第一门户网站
QQ
欢迎注册/登录大河水网!
您的位置:新闻中心
创建国家级生态市 改善环境

 

生态是闽北最大的财富、最大的优势、最大的潜力、最大的品牌。200812月,南平成为全省唯一一个以设区市为单位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这标志着我市生态文明创建工作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认可,同时预示着我市生态创建工作进入了新的征程,力争在2015年基本建成国家级生态市,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全省前列。武夷山市要在2012年达到国家生态县建设标准,光泽县力争在2012年达到国家生态县建设标准。

 

生态文明创建各项举措使“生态立市”战略有了更加具体的载体。“十一五”以来,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市委、市政府提出,必须保护好青山绿水,立足好中求快,当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发生矛盾时,坚持“保护为先”。五年来,南平持之以恒保护青山绿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优化,率先在全省开展林木采伐量消减工作,深入推进“四绿”工程建设,强力推进污染减排、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程,大力推进城乡环保基础设施和工业园区、重点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水域功能水质和县级饮用水源达标率均达100%,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保持优良水平。

 

在保护中积蓄“绿色”能量

蓦然回首,我市吹响绿色号角已十余载。200165日,原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南平市为全国第六批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市;20029月,生态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开始实施;200812月,我市作为全省唯一以设区市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单位,通过了验收,并于日前正式获得命名……

 

“十二五”开局之年,南平新一轮发展如何攥紧生态优势这张名片?手握名片,生态之路如何持续?昨日,记者采访了南平市政协委员、市环保局局长严明。

 

“保护生态环境对闽北而言,既是光荣,更是责任。闽北不仅发挥着生态屏障作用,更肩负着为下游提供优质水源的责任。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市生态资源和自然资源是实施建设生态市的基础,其建设意义则是超越全市范围的。”严明说,“创建国家级生态市并非简单完成各项指标,其现实意义在于,通过创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升级转型、人居环境改善,让低碳生活深入人心。”

 

生态市建设并非一蹴而就,也并非单靠哪个部门哪个县市就能独立完成。严明说,生态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从全局出发,优化配置各种资源,建立起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又符合区域特点的政策体系,按照《南平市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围绕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六大体系,加快推进八大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满足生态市建设的五项基本条件,才能实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大类共19项指标构成的生态市建设评价体系要求,希望在新的征程中,南平能够形成全民参与建设国家级生态市的良好氛围。

 

以环保促发展方式转变

经济总量小,经济发展步伐缓慢,曾一度成为闽北人内心的阵痛。而今,坐拥经济发达地区望尘莫及的绿色生态环境,闽北人重树发展信心。绿色经济悄然兴起,众多资金项目冲着青山绿水而来;休闲养生等旅游产业风生水起;好山好水孕育出的产品声名远扬……“海西绿色腹地”正以崭新的姿态崛起。

 

“南平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工业企业发展与发达地区相比相对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后劲不足。但这并不是说我们一无所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将会在未来发展中日益呈现出生机与活力,为闽北在新一轮发展中崛起奠定基础。”严明说道。

 

有深度10 还可以0 一般般0 很无聊0 真差劲 0
作者:/发布日期:2012/1/11 8:35:00
所有评论
昵称: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图片,请点击图片!
最新发布

同类推荐
版权所有© 大河水网 运营中心(www.daheshui.con)2007-2008沪ICP备19005935号-4
服务电话:021—57657136  
邮箱: dahe126@126.com在线QQ:92195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