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水网---中国净水营销第一门户网站
QQ
欢迎注册/登录大河水网!
您的位置:新闻中心
水质状况成为发展皖北的瓶颈

目前皖北地区发展水平与皖中、皖南相比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对此,省经济研究院有关专家建议,加快皖北崛起要突破资源环境约束,首当其冲的是解决皖北地区的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困局。

 

问题:人均水资源不及全国1/4

根据省经济研究院的一项调研报告,皖北地区地势平缓,69月份雨量占全年的60%以上,因降水不均极易发生旱涝灾害。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皖北地区发生较大的旱涝灾害40多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人民生产生活。

 

皖北水资源总量少,是极度缺水地区。数据显示,皖北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470立方米左右,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1/2,不及全国的1/4。目前,皖北地区不足全省1/5的水资源量,却支撑了全省约1/2的耕地和人口以及全省主要电力、煤炭生产的用水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皖北水资源供需形势更加严峻。若不采取措施,预计到2030年常年缺水率约为15%,水资源短缺将成为皖北崛起的最大“拦路虎”。

 

影响:水质状况成为发展瓶颈

皖北的水困局不仅仅是缺水,还表现为水污染严重。据调研组专家介绍,经过多年治理,皖北境内淮河干流水质有所好转,但仍有65%左右的水质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28.6%的水质重度污染。地表水污染严重,不仅使其失去生态和使用功能,引起结构性缺水,加剧了水资源匮乏,而且还会导致地下水污染。“皖北集中式饮用水达标率只有70%左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此外,皖北湿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不足全省平均水平的1/42010年,皖北地区单位GDP能耗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0%左右。

 

“眼下,皖北的产业结构明显与脆弱的生态环境不协调。随着节能减排的硬约束力加大,皖北产业规模扩张面临环境的瓶颈制约。”调研组有关专家表示。

 

建议:敢向高耗水产业说“不”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短时间内,皖北地区缺水和生态环境脆弱状况也不可能明显改观。专家表示,必须正视这些发展的制约因素,改变粗放式发展模式,提升发展质量,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专家建议,皖北地区要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加快煤炭、电力等产业低碳化改造,减少污染排放。要加快改变资源开发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迅速壮大汽车及零部件、煤机装备、工程机械等产业规模,形成新的支柱产业。“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大潮中,严格环境准入,适度限制高耗水、高排放产业发展。要有勇气向部分高耗水、高污染、低效益产业说不。”

 

 

有深度10 还可以0 一般般0 很无聊0 真差劲 0
作者:/发布日期:2012/1/16 9:22:00
所有评论
昵称: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图片,请点击图片!
最新发布

同类推荐
版权所有© 大河水网 运营中心(www.daheshui.con)2007-2008沪ICP备19005935号-4
服务电话:021—57657136  
邮箱: dahe126@126.com在线QQ:92195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