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水网---中国净水营销第一门户网站
QQ
欢迎注册/登录大河水网!
您的位置:新闻中心
北京新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城乡统筹步伐加快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北京市村镇(含乡、镇、农村)地区污水治理事业也取得了较快发展,陆续建设了一批乡镇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大幅度提高了村镇污水治理水平。针对目前北京市新农村污水处理特点、技术特征等情况,并分析现存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 北京市村镇污水排放特点

北京市新农村污水主要包括生产污水和生活污水2 个方面。农村生活污水主要是生活废料和人的排泄物,一般不含有毒物质,往往含有氮、磷等营养物质,还有大量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卵[1],可生化性较好,易处理。农村生产污水是指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农产品加工等小作坊加工厂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2],其特点为水利用率低,杂质颗粒较大,水量小且不均匀,水质大部分可生化性较好。这些废水往往与生活污水混杂在一起,无法区分处理。

 

北京市农村污水的主要特点是:①农村用水量标准较低,污水流量小且日变化系数大;②污水成分浓度较低且日益复杂,波动性大;③农村地区人口大都分散居住,没有排水管网,集中收集处理难度大。

 

2 北京市新农村污水处理模式

村镇污水排放面广,处理规模小,人口居住密度低,住宅较为分散,因此不宜采用传统的城市污水收集及处理模式。需根据农村的特点,结合地形地貌,因地制宜地采用多种收集及处理模式,才能有效地解决农村污水治理问题。目前北京市村镇污水处理主要采用分散处理模式和集中处理模式,有时也采用管网截污模式。

 

2.1 分散处理模式

 

北京市有些村镇居民居住分散,相互之间距离远,而且往往地势高低错落,沟渠、桥路等横穿村落,将这些各自分散排放的污水集中处理,难度较大,甚至需要采取污水管道保温和提升措施,这对农村来说,投资及运行费用较高,且实施起来难度也大。故采取分散处理模式较为经济适用。污水分散处理模式,即将农户污水按照分区进行收集,每个区域污水单独处理。该处理模式具有布局灵活、施工简单、管理方便、出水水质有保障等特点。

 

2.2 集中处理模式

 

污水集中处理模式[3],即通过在村内铺设污水管网,将污水收集到污水处理站后集中处理,是农村污水治理的主要模式。这种模式适用于村庄布局相对密集、规模较大、地势平缓、经济条件好、处于水源保护区内的单村或联村污水处理。具有占地面积小、抗冲击能力强、运行安全可靠、出水水质标准高、水质稳定等特点。

 

2.3 管网截污模式

 

管网截污模式,即接入城镇市政管网。对于靠近城镇的村庄或者靠近城镇污水管网的村庄,其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后,接入城镇污水收集管网统一由城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此模式适用于距离城镇污水管网较近(5 km以内),符合高程接入要求的村庄污水处理[4]。该处理模式具有投资省、施工周期短、见效快、统一管理方便等特点

 

有深度10 还可以0 一般般0 很无聊0 真差劲 0
作者:/发布日期:2012/1/30 9:37:00
所有评论
昵称: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图片,请点击图片!
最新发布

同类推荐
版权所有© 大河水网 运营中心(www.daheshui.con)2007-2008沪ICP备19005935号-4
服务电话:021—57657136  
邮箱: dahe126@126.com在线QQ:921951903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