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人家】随着投资拉动周期的完结,水业市场将进入市场资本为王的时代,行业将迎来大洗牌。环境和水务市场需求总体放大,水业总体发展速度将高于国民经济总体增长速度。针对巨大的需求,国家加大对水业的政策引导,促进水业转型升级。
事实上,目前水务行业门槛已经很高,但仍会有多家企业进入。同时,由于不同企业的融资情况差异加大,并购和转型也将加剧。另一方面,水业主业的低利性仍然会延续2~3年,这将困扰以水业主业为主导的企业,也会进一步促进企业向综合服务业转型。那么,政策对水业发展会起到什么促进作用,市场会产生怎样的变化,政府又该如何做好管理和服务呢?
货币政策会怎样影响行业?
地方财政持续紧缩,市场资本需求随之加大
2011年,在投资拉动的整体宏观政策背景下,国家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应调整,对水务市场影响巨大。货币政策适度从紧,财政政策相对积极,但地方政府的投资不足仍是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
2012年,地方财政将持续紧缩。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进一步加大,政府资金不足,市场资本需求势必增加。继2001年后,水业将再次进入“市场资本为王”的时代。具体表现为三点:一是各地政府纷纷谋求资本对接。如2011年10月20日,国家发布《2011年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办法》,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等成为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规模数百亿,一定程度改变地方融资结构。二是一些地方传统水务公司改制后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开始积极谋求上市融资。三是很多股权投资基金将努力进入技术性环保产业市场。
水务公司上市和股权投资基金进入都有比较显著的市场表现。传统水务公司上市看似简单,实际上存在商业模式创新缺乏和增长性矛盾制约的问题。技术性环保企业上市,则因准备不足、渠道不畅,未能很好地进入资本通道,资本对接平台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预计2012年,进入资本市场的技术性环保公司会超过20家。
政策加严创造更多机会
中央和市场性资金将占主导,地方政府资金将淡出
“十二五”之后,政府对环境的要求明显提高。从政策层面看,2011年,环境保护的特点是标准更高、要求更高、范围更宽、监管更严。比如,供水水质标准提高、《“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出台等。这些要求将促使环境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为市场创造更多机会。
基于环境要求的提高,国家进一步加大了环境治理力度,同时也加大了环保产业投资性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