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和移山一样,也需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
坚持科学治水
“古代中国不但给我们留下了像大禹治水这样的传说。而且留下了像都江堰、灵渠、京杭大运河这样举世闻名的宏伟水利设施。都江堰有个二王庙,是纪念李冰父子的,李冰没有儿子,四川人民认为跟随李冰治水的子民们都是他的儿子。因为有了都江堰,才有了"天府之国"。二王庙横梁上写着六个大字:深淘滩,低作堰;大殿门柱上有副楹联:深淘滩低作堰懿训昭垂为准为则,湾截角正抽心仪型足式无颇无偏;庙里还有一副石刻:乘势利导因时制宜。这些字句不仅是古代治水方略的精辟概括,也闪耀着古代朴素哲学思想的光芒,包含着普遍适用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古人留下的不仅是技术,而且是文化、是哲学。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治水优良传统,坚持科学治水。”
水污染治理要坚持不懈抓
“这些年水污染治理决心很大、投入很大、成效很大,但还没有达到最终目标。要坚持不懈抓,不能停顿。”
“水污染治理重点是珠三角地区。珠三角重点是广佛。珠江广州河段水质是检查珠江治理的标尺。一年游一次珠江不是目的,目的是恢复三类以上水质,天天能游。”
“要对广佛地区水污染源采取定点采样方式再作一次全面排查,制定新的治理规划,实施跨行政区域联合整治。”
民生水利是重点
“什么是民生水利,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长远利益关系最密切的水利就是民生水利。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好民生水利,有针对性地谋划对策、制定方案、推进落实。”
“去年解决了322万农村居民和28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功德无量。今年要再解决280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
“农田水利关系千千万万农户,就是民生水利。不能只重视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忽视直接连到农田的水利"末梢",水不到田头,枢纽再漂亮也没有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要强枢纽,重末梢,优配套,成体系。”
22日,省政府召开全省水利工作会议,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总结2011年全省水利工作,部署新形势下的民生水利工作。省委副书记、省长朱小丹出席会议并作讲话。副省长刘昆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
朱小丹指出,过去一年我省水利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水利防灾减灾能力显著提升,农村水利基础建设明显加强,水利改革深入推进,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成效显著,为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良好开局作出重要贡献。历时8年的全省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顺利完成,地级以上市城区全部达到100年一遇、县城基本达到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共解决了322万农村居民和28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