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水网---中国净水营销第一门户网站
QQ
欢迎注册/登录大河水网!
您的位置:新闻中心
水资源总量控制能否药到病除

国务院近日发布的《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确定了三条红线,其中两条都涉及总量控制,即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

从污染物排放总量到能源消费总量,从用水总量到用电总量,从汽车消费到人口规模,近年来,总量控制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

这与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吻合的。资源相对短缺、环境容量有限已经成为我国国情新的基本特征,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日益迫切,倒逼着采取总量控制这一措施。

216日召开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介绍说,我国年用水总量已经突破了6000亿立方米,约占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的74%。

他同时坦言,不少地方水资源存在过度开发现象。黄河流域开发利用程度达到76%,淮河流域达到了53%,海河流域更是超过了100%,已经超过承载能力。

过度取水在降低水生态系统自身净化能力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2010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黄河水系总体为中度污染,淮河支流总体为中度污染,海河水系总体为重度污染。

根据国务院刚刚批复的首部地面沉降防治规划,目前全国遭受地面沉降灾害的城市超过50个,累计沉降量超过200毫米的地区达到7.9万平方公里,并呈扩大趋势。

所有这些都与粗放式的发展方式关系密切。虽然十二五开局之年的GDP增速有所回落,我国经济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仍将保持高位增长,用水量还将增加。

在地方发展冲动依旧强劲的情况下,用水总量控制应运而生,并被寄予了很高的期望。相关部门希望此举能够破解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等发展瓶颈。

粗略地分类,我国设置的发展指标包括预期性和约束性两类。除了污染物排放总量,用水、用电、用煤总量都没有被列入约束性指标。此次国务院以《意见》形式对用水总量控制作出部署,对地方发展冲动的遏制作用尚有待观察。

从其他领域的执行情况看,总量排放控制也很难保证药到病除十一五期间的能源消费总量超出控制目标5.5亿吨标准煤,就是例证。

在一系列总量控制指标中,到目前为止,执行得较好的当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十一五期间,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2.45%、14.29%,超额完成规划任务。

十五未完成环保指标到十一五超额完成,除总量控制外,大量配套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功不可没。对破解水资源瓶颈来说也是如此,不能仅靠总量控制这一招,尚需大量的配套政策。

此外,用水指标的合理分配,难度也不小。根据此次新闻发布会透露的消息,各省指标的分解确认和落实工作难度很大,预期今年年底才能完成这一任务。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围绕能源消费总量指标,地方政府与国家能源管理部门讨价还价,阻力巨大。可以预见,同样的争论在用水指标的分解上也很难避免。

冲破层层阻力不仅需要魄力,更需要智慧。指标分解能否综合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因素,就是对用水总量控制的一大考验。

除了总量,考验还体现在用水效率层面。当前,我国单立方米水GDP产出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左右,节能增效的潜力巨大。

有深度10 还可以0 一般般0 很无聊0 真差劲 0
作者:/发布日期:2012/2/27 9:14:00
所有评论
昵称: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图片,请点击图片!
最新发布

同类推荐
版权所有© 大河水网 运营中心(www.daheshui.con)2007-2008沪ICP备19005935号-4
服务电话:021—57657136  
邮箱: dahe126@126.com在线QQ:92195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