镉、铅、铬、汞等重金属元素和砷是剧毒物质,即使在饮用水中存在1亿分之一甚至10亿分之一,也会对健康构成威胁。一个化工企业即使排放几吨超标废水也可能污染一条江河。
重金属污染新趋势
近年来,中国重金属污染情况正从工业向农业转移、城区向农村转移、地表向地下转移、上游向下游转移,从水土污染向食品链转移。逐步积累的污染恶果正在进入突发性、连锁性、区域性爆发的阶段。
排放愈演愈烈:从1980年到2008年,中国每年向空气中排放的镉、铬、铅从31.4吨 、1019吨和2672吨增加到261.5吨、8593吨和12562吨;年增长率分别为8.0%、7.9%和5.7%。其中,82%以上来自烧煤等工业污染。目前,中国每年排放700吨汞,并以6%的幅度增长,是世界第一排放大国。
城镇向农村转移的趋势:许多城市因为没有足够的废水处理设施,未达标排放的废水通过天然的排污沟或河道排放,从而形成巨大的污染转移带。
在淮河流域,这样的案例很多。即使在北方,如山东,济南、淄博、潍坊等沿途城市废水排放到小清河流域,最后进入莱州湾。小清河在沿途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污染带,涉及到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等。
一些农民,因为缺乏环保知识和没有别的水源选择,将受污染的水用于灌溉蔬菜和粮食农田。笔者在2010年全国重金属污染防治会议上了解到,污水灌溉在北方旱作农业区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
由水源、土壤到食物链整体污染的趋势:全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已经在2011年初完成,重金属污染的程度和比例惊人。重金属污染主要通过水、土壤进入食品链,最后在食物链的末端——人体富集,从而危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