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水网---中国净水营销第一门户网站
QQ
欢迎注册/登录大河水网!
您的位置:新闻中心
东莞水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昨日,市水务局在接受媒体的集中采访时,该局副局长邓伟斌就饮用水源安全和水价调涨等热点话题展开阐述。现场,水务局负责人道出让人堪忧的东莞真实水情况:如发生水污染事故,东莞备用水源仅能维持3个小时;东莞是珠三角9城中水资源最危险的城市;东莞119水厂,只有1间有深度处理的工艺

对有着关联的水安全和水价问题,水务局提出了不少解决方案和建议。
现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国际标准
  “
人多水少,水源单一,水资源紧缺,水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应对东江重大水污染突发事件的措施和能力有限,这样的东莞水情形势,已多次被提起。   邓伟斌从几方面阐述了东莞饮用水源所面临的问题。一是人均占用水资源量较低,据数据显示,我市多年平均本地水资源总量为20.76亿立方米,以822万常住人口计,东莞的人均占有本地水资源量仅为253立方米,远低于广东省人均占有水资源量1755立方米,而且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严重缺水线。二是水源单一,供需矛盾突出;90%依赖于东江,去年东莞的用水总量已达到22.56亿立方米,然而,根据《广东省东江流域水资源分配方案》,东莞正常来水年(90%)分配水量20.95亿立方米。据预测,我市2020年需水量将达到25.2亿立方米,届时缺口将达到4.25亿立方米。
   在水质方面,东莞地处东江下游,加上东江东莞段因受过度采砂河道下切,使得污染物不能迅速下泄,且容易遭受咸潮上溯、海水倒灌的影响,水质难以保障。
    最后,从应急储备能力看来,东莞虽然约有4亿立方米左右的可利用本地水资源,但这些水分布在全市120多个中小型水库,作为东莞储备水工程的8库联网工程目前没有完成建设,如果东江发生突发水污染事故,8个水库的水难以调度用于救急,全市的自备水源只能维持三个小时左右。后果不堪设想。东莞已成为珠三角9个城市中水资源最危险的城市。据了解,东莞未来10年将继续加大全社会水务建设投入,估计今后10年至少要投入1000亿元,未来5年至少要投入500亿元。东江与水库联网供水水源工程争取在2015年全面建成,该联网水库总库容将达1.8亿立方米,按现时每天430万立方供水量计算,可保证东莞1个月左右的应急用水。
   进展:江库联网一期已完成75%
   对此严峻的水资源形势,邓伟斌表示按照境外拓源、境内增容的思路采取三项措施:一是通过推进江库联网工程、西水东调工程等水源工程,来改善我市目前供水水源单一,供水安全保障程度不高的被动局面。
   邓伟斌透露,作为提高水资源有效供给的首要水源工程,目前,江库联网工程一期工程的实施进度已超过75%,同沙水库综合整治工程已启动,水源保护各项前期工作正稳步推进。
据了解,珠三角西水东调工程是省统筹解决广州、东莞、深圳等地严重资源性缺水问题的重大区域水源配置工程,按照省里初步判断,估计今年内会获得发改委的审批,如果项目能确定下来,意味东莞每年能引进西江水5.3亿方,对于我们开辟境外新水源、建立双水源的水资源战略体系十分重要。
  此外,东莞还打算通过推进深圳清林径水库、惠州观洞水库向东莞引水工程,整体提高区域的应急储备能力。
关键词2:水价
   现状:需改造老旧管网5000多公里
   虽然水价的调涨主要是水企业和物价部门的关系,但作为水行业的主管部门,水务局在此次媒体群访中再次谈到对东莞先进水价的看法。低水价容易形成水资源稀缺程度的加大和因水环境治理成本不足而导致的严重浪费,我们认为东莞水价调涨势在必行。东莞的水价是珠三角9个城市中最低的,我们认为应该积极推进,但调价幅度需要经过充分论证。
    水务局供水管理科科长祖秉衡认为,公众对水价调涨的强烈意见,说明目前水价成本的监管还存在问题,而国家关于供水成本的监测办法仍在修订中。他认为,作为水行业的主管部门,如何提高水质是首要问题,也有必要向公众不断宣传介绍水情、工作、目标,以求得理解。祖秉衡坦言,如今东莞的119间水厂中,只有第六水厂是按照深度处理工艺进行,其他水厂仍停留在传统工艺中,保障水安全的压力很大,提升现有工厂的制水工艺更是迫不及待。
同时,大量埋在地下的老旧管网的锈蚀问题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据统计,现有管网的长度(入户管网除外)长达22000多公里,需要改造的有5000多公里,约需6亿元资金。
    建议:实行超额累进加价制度
     “
成本不断上升,水企业违反了价值规律,吃亏了还是老百姓。但是,邓伟斌强调了两种责任:企业的保本微利以及政府该履行的职责。他认为,作为公共产品的管网是政府不可或缺的责任,政府在对管网的改造、监管方面,应承担部分费用,接下来东莞还将继续加大对供水管网的投入。
    邓伟斌认为,水价调涨要注重合理科学,建议超额累进加价制度,以此拉开高耗水行业与其他行业的界线,使五保户得到用水保障,使高消耗行业自觉节水,通过价格杠杆和阶梯式水价制度来实现节水型城市的构建。

 

 

有深度301 还可以51 一般般51 很无聊51 真差劲 51
作者:/发布日期:2012/3/7 9:29:00
所有评论
昵称: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图片,请点击图片!
最新发布

同类推荐
版权所有© 大河水网 运营中心(www.daheshui.con)2007-2008沪ICP备19005935号-4
服务电话:021—57657136  
邮箱: dahe126@126.com在线QQ:92195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