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水网---中国净水营销第一门户网站
QQ
欢迎注册/登录大河水网!
您的位置:新闻中心
市政雨水:雨水再利用标准提升

     “北京主干道雨水要先解决排涝的问题,下一步才是利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市政所所长张晓昕说。从雨水利用为先,到雨水控制为先,北京的雨水管理模式有了一定程度的转变。水管道和储水桶组成,最大储水量为2吨。下雨时,雨水通过楼面设置的管道流入储水桶,经内置的过滤系统将杂质过滤。使用时只需拧开储水桶下方的水龙头,就能利用过滤后的雨水冲洗路面、灌溉小区内的绿地。本报记者孙戉摄

据介绍,今年,本市将试点在城市主干路上建好4个雨水调蓄池,缓解道路桥梁建设和城市积水点改造重点地区的积水问题。
今年初,本市出台《十二五时期水资源保护及利用规划》,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将投资约1000亿元,规划安排水务建设项目284项,其中包括结合道路桥梁建设和城市积水点改造,规划建设89个地下蓄水池,重点解决下凹式立交桥的排水问题,减小雨洪对城市运行安全的影响。
城市的雨水控制与利用,首先是解决城市排涝的问题。雨下来以后,我们要让它先在小区的下凹式绿地中渗蓄,从源头控制雨水的外排水量,从而减轻下游排水管网的压力。张晓昕拿过一个杯子,用手比划着雨水的流向说。

  北新桥街道民安小区内试点安装了多套雨水收集系统。该系统由排

小区外的路面上已经全干,而小区内的木质扶手摸着还有些潮乎乎的微凉;樱花已悉数凋去,留下一树暗红的新叶。前日晚间,一场雷雨突袭京城,给城市洗了一把脸。记者19日从市规划委获悉,今年汛期前,北京道路积水严重的4个点预计将建好雨水调蓄池。
一本用于指导雨水利用工程设计的图集正在编制过程中,城市规划师们正在针对雨水排涝和利用展开进一步调研,提升今夏汛期京城的雨水排涝利用水平。此外,本市《建筑、小区及市政雨水利用工程设计规范》的编制工作也已经展开。
本市在2003年、2005年和2006年都出台过文件,强调小区雨水作为资源要充分利用。但对于城市的排涝标准并没有要求。因此今年我们主要在进行排涝系统的规划,从城市安全角度,让雨水先从积聚的地点顺利排出去,不造成长时间积水。市规划委基础设施二处副处长徐咏梅表示。在丰台区开阳里小区看到,虽然明面上并没积水,但在开阳里六区一栋居民楼后,积水深度已经没过成年人脚腕,积水里放着三四块砖头供路人垫脚。每次下雨过后都会有积水,已经习惯了。一早出门遛狗的陈先生说。
上午9时,经过前一晚的雷雨,东城区安定门附近的安德路47号院入口处又出现了小水坑,出入的居民不得不踮着脚蹚过,或者干脆绕道走。
没下雨的时候,这里是个比较明显的路面凹陷,应该是因为建的年头长了吧。小区居民杨先生说,我们小区上世纪80年代初就有了,一下雨,小区里不少地方都坑坑洼洼的。
记者注意到,在安德路47号院,虽然排水管道运行正常,但道路老化造成的积水问题在雷雨过后仍会给居民带来不便。
与此不同,隔壁建成年份较晚的上龙西里社区,因小区道路老化造成的积水现象则没有发生。上午10时左右,除了花池、绿地中湿润的泥土还残留着昨夜雷雨的痕迹,小区入口、小路、露天停车场等地,都没有出现积水现象。
和城市主干道相比,小区的雨水污染少,更适宜回收。市规划委标准化办公室主任马先海表示,雨水下渗是最好的利用方式之一。按照目前规定,小区里每1万平方米的硬化面积,就要建500立方米的调蓄池。马先海表示,为了节约土地资源,目前正考虑将小区中水利用的池子和雨水调蓄池结合起来。
有研究显示,一般的池子容积大约为3天的降雨量,而北京市每年600毫米的降水都集中在3个月内,如果要按此测算,就算是能容纳3天降雨量的池子,也非常占地儿。
北京的雨水比较集中,如果单建一个雨水蓄水池,可能有9个月都是空置的。马先海说。
可蓄水池和让雨水直接下渗看似是一对矛盾体,这可怎么解决呢?很多小区都有地下车库,雨水能直接渗入补充地下水吗?
目前园林部门已经有要求,小区绿化下方的浮土要在3米以上。马先海说,一般小区下面不许全部挖空,留有一定比例的面积接地,以形成地面降水能渗入地下的漏斗。雨水会在这3米左右的范围内存蓄,用于补充小区绿化的水分,剩余部分通过漏斗渗入地下。
经过专家调研测算,北京的典型小区,目前雨水回收下渗率已经能够达到60%80%。位于玉泉路地铁口附近的铁建家属院建于上世纪80年代。昨天中午,小区的水泥路上已经看不出下雨的痕迹,水泥路边的地砖上不见积水,只是略有湿润的痕迹。地砖旁边的花坛里,泥土很是湿润,但没有积水。正在整理新栽苗木的物业李付召师傅说,几年前有过几次突发大雨造成积水的情况,为了吸水,小区里如今增加了一些绿化,感觉好多了。
记者昨日获悉,本市正在考虑有条件地向小区引入雨水花园或雨水湿地,让更多的小区雨水被留住。
绿地是最能留住雨水的。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市政所工作人员许可说。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或使之补给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城市用水。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洪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浅凹式绿地,则是利用天然低洼地建造人工湿地,净化小区内收集的雨水并回用为小区杂用水。其功效也和雨水花园相近。
20年前,美国一个房地产企业尝试着用个生态滞留与吸收雨水的场地来代替传统的雨洪最佳管理系统,这就成了建造雨水花园的前身。建成后数年的追踪监测结果显示,雨水花园平均减少了75%80%地面雨水径流量。
据介绍,目前本市已经在顺义区东方太阳城进行了雨水湿地的试点,雨水将被引入湿地和水景,实现60%以上的再利用。这种尝试需要在面积很大的小区,才能起到相应的效果。许可说。
有深度10 还可以0 一般般0 很无聊0 真差劲 0
作者:/发布日期:2012/4/24 8:50:00
所有评论
昵称: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图片,请点击图片!
最新发布

同类推荐
版权所有© 大河水网 运营中心(www.daheshui.con)2007-2008沪ICP备19005935号-4
服务电话:021—57657136  
邮箱: dahe126@126.com在线QQ:92195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