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化学沉淀法可以去除大部分金属和非金属离子污染物。但是在当前的水处理技术条件下,仍存在一些物质难以去除,包括钼、铊、硼等,因此对于含这些污染物的污染源要特别加强监控,防止污染水源。
碱性化学沉淀法应急处理技术的主要技术要点是调节适宜的pH值、选择合适的混凝剂。由于调节pH值的做法在我国的水厂中并不常用,水厂也缺少相关设备和操作经验因此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调整pH值的碱性药剂可以采用氢氧化钠(烧碱)、石灰或碳酸钠(纯碱)。调整pH的酸性药剂可以采用硫酸或盐酸。由于是饮用水处理,必须采用饮用水处理级或食品级的酸碱药剂。碱性药剂中,氢氧化钠可采用液体药剂,便于投加和精确控制,劳动强度小,价格适中,因此推荐在应急处理中采用。石灰虽然最便宜,但沉渣多,投加劳动强度大,不便自动控制。纯碱的价格较高,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采用。与盐酸相比,硫酸的有效浓度高,价格便宜,腐蚀性低,为首选的酸性药剂。
对于要求控制pH值的化学沉淀混凝处理,该工艺的理论控制点是指混凝反应之后的pH值,而不是在投加混凝剂之前的pH值。这是由于混凝剂的水解作用会使水的pH值降低,特别是一些酸度较大的液体混凝剂。投加混凝剂后水的pH值一般要下降0.2~0.5,实际的降低数值与水的化学组成和所用混凝剂种类及其投加量有关。
由于大部分化学沉淀法处理对pH值要求严格,需要精确控制,并且应急处理时水质变化大,时间紧迫,短期内无法积累运行操作经验,因此必须设置pH值在线监测仪和自动加药设备(加碱泵、加酸泵等)。在实际工程中,建议先调pH值,后加混凝剂。由于最终反应控制点是在反应池出水处,而加碱点则在进水处,在线pH值计的安装必须考虑两者之间由于混凝反应造成的pH值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