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水网---中国净水营销第一门户网站
QQ
欢迎注册/登录大河水网!
您的位置:新闻中心
反渗透膜法海水淡化技术

 为了从海水和苦咸水中获得廉价的淡水,50年代开始了反渗透技术的研究。1953年,首先由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CharlesReid教授提出了反渗透法海水淡化方案,并在美国盐水局的资助下进行了开拓性研究,结果证明利用醋酸纤维素商品膜可以从盐水中制取淡水。1960年成功研制出了第一张高盐截留率、高水通量的不对称二醋酸纤维素海水反渗透膜,使反渗透法逐渐达到实用化的水平,开启了反渗透技术的应用大门。

60年代末期,出现了反渗透的商业时代,研制出了一尼龙-66为莫材料的工业规模应用的中空纤维膜组件,1970年应用于苦咸水淡化,1973年末又推出了用于海水淡化的发布身体中空纤维组件。70年代中期,又推出了三醋酸纤维素中空纤维膜组件和卷式聚酰胺复合膜。经过近20年的不断发展,海水淡化反渗透复合膜的性能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目前的反渗透复合膜系采用芳香族聚酰胺为材料,特征水通量是1978年的2倍,盐的透过率大约为1978年的四分之一,膜的脱盐率高于99.3%,抗污染和抗氧化能力大大提高。技术的进步使得海水淡化制取饮用水由原来的二级流程简化为一级流程成为现实。

海水中含高浓度盐,其总溶解固体含量(TDS)高达35000mg/L以上。苦咸水(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的TDS常高于1000mg/L,一般饮用水要求TDS<500*10。反渗透膜具有透过水、截留这些盐的能力。若将反渗透膜作成中空纤维形状,当含盐水在加压下从管外流过时,水透过膜进入纤维内,盐及其他溶解在水中的杂质被膜截留,从中空纤维开口端即可得到脱盐的淡化水。

对反渗透膜选择性透过水而截留膜的分离过程,曾提出过一些传质机理,并建立了传质模型,如优先吸附传质模型、溶解扩散模型和不可逆热力学模型。

进行反渗透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有一张适合的膜(决定于膜材料及膜结构)能优先吸附和溶解水而截留盐;二是提供水透过膜所需的推动力,即在料液侧加压,以克服膜二侧因盐浓度差而形成的渗透压差、水透过膜的阻力以及料液流经膜组件的流动阻力。

有深度10 还可以0 一般般0 很无聊0 真差劲 0
作者:/发布日期:2012/6/12 8:43:00
所有评论
昵称: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图片,请点击图片!
版权所有© 大河水网 运营中心(www.daheshui.con)2007-2008沪ICP备19005935号-4
服务电话:021—57657136  
邮箱: dahe126@126.com在线QQ:92195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