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混合迅速(3~30秒),反应时间短(8~12分钟),沉淀池上升流速高(2.5~3.5mm/s),因此可大为缩短水在处理构筑物中的停留时间,大幅度提高处理效率,因而也就节省了构筑物的基建投资。
(二)处理水质优,社会效益好,水质效益可观。
\这项工艺可使沉后水浊度稳定在3度以下,滤后水接近0度,这就形成了一个很高的水质效益。水质效益一方面就是社会效益,另一方面是潜在的经济效益。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也将进一步提高生活用水标准。如果其标准提高到1度,那么大部分城市现有处理设备和工艺是难以达到的,只有通过大幅度投资扩建新水厂,才能解决水质和水量的矛盾。而采用此工艺可稳定保持出厂水浊度低于1度。由此可见,其潜在的水质效益是相当可观的。
(三)抗冲击能力强,适用水质广泛。
此项技术抗冲击的能力较强,当原水浊度、进水流量、投加药量发生一些变化时,沉淀池出水浊度不象传统工艺那样敏感。其原因是,这项工艺的沉淀池上升流速按3.5mm/s设计时尚有很大潜力。运行实践表明,这项工艺对低温低浊、汛期高浊以及微污染等特殊原水水质的处理均非常有效。
我国目前普遍采用强氧化剂预氧化或生物预处理措施去除微污染。然而,无论何种预处理方法,都要通过反应使水中的有机物析出,使它们达到胶体颗粒尺度,最终通过絮凝、沉淀、过滤的方法与水中的其他颗粒一起去除。因此,高效能的絮凝与沉淀设备是去除微污染更有效的设备。实践证明,这项新技术在去除水中有机污染方面同样行之有效。
(四)制水成本降低。
1.由于新技术采用先进的混合及反应设备,可节省投药量30%;
2.由于新技术沉后水浊度在3度以下,减轻了滤池负担,因此滤池反冲洗水可节省50%左右,并可延长滤料更换周期;
3.基建费用的大幅度节省,可较大程度降低投资折旧率。
(五)工期短、见效快。
此项技术用于新水厂的建设,从设计到安装调试只需2~3个月,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城市供水不足的状况。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很多城市供水设施由于投资紧张,都严重滞后于城市的发展,造成很多城市缺水的局面。加之水质污染,水土流失等因素的影响,传统工艺暴露出难以克服的问题,而影响优质供水。而这项新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工艺无法解决的问题。
总之,这项新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水质好、投资省、制水成本低等特点。此技术的推广应用,可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现有水资源和供水设施的潜力,利用最小投资取得最大效益。我们愿与全国各城市水司竭诚合作,使这项技术得以更快地推广,造福于当地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