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废水的生物技术有两种方法,一是活性污泥法,二是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属于悬浮生物处理系统,其优点是曝气池内微生物、各环境要素分布均匀,传质效率较高,而且投资省。但是,该工艺的主要问题是:首先,排泥量大,泥龄较短,不能满足高效硝化的要求,进而不能实现高效脱氮;其次,容积负荷低,造成处理效率低和占地面积大;第三,容易诱发丝状菌膨胀等。生物膜法属于生物附着污水处理系统,其利用生物填料来固定微生物。与活性污泥技术相比,生物膜法的主要优点有:较长的污泥龄,适于世代周期较长的硝化菌的生长;溶解氧在生物膜上的梯度分布,为不同的微生物生态结构和代谢提供了条件;污水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相对较小、抗冲击性强等,因此,适合处理工业废水。但是,生物膜法的主要缺点是微生物与各类底物之间的传质效率较低,表现为:(1)生物填料容易在曝气池内形成拥堵、结团或沟流,传质不均匀,直接降低生物膜法的效率;(2)反应器内气液接触时间短,氧的利用率低。
移动床生物膜废水处理技术(MBBR)是将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技术耦合形成的新工艺,是将生物膜技术以活性污泥的方式运行的废水处理工艺。该技术在发挥了活性污泥法的高传质效率和生物膜法的高硝化效率的同时,有效克服了两者存在的问题。成为新兴的废水处理工艺。
MBBR具有如下技术特点:
① MBBR载体采用PE或PP经适当配方改性制成,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密度接近1g/cm3,保证了载体具有很好的挂膜能力和在水中良好的移动性。而且,特殊的结构设计使各种功能微生物形成良好的生态分布和较高的生物量,实现高效的COD净化、氨的转化和脱氮等。处理水符合国家排放标准一级A。
②在生物曝气池中移动的载体对气泡有切割作用。切割的气泡有利于提高氧在水中的溶解。氧的利用效率比活性污泥法提高15%-20%,从而降低运行费用。
③产生的剩余污泥量很少。产生的剩余污泥量为传统活性污泥法的10%-50%。
④具有灵活的工艺运行方式。可以推流式、序批式等方式运行。并方便地与其他各种单元技术连接。
⑤占地面积小。达到相同处理效果时,比传统活性污泥法的占地面积小20%-30%。
投资费:生活污水的处理投资与活性污泥法相当。对工业废水才处理1000元/kg.COD。
运行费: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比活性污泥法降低1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