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指出,当前我国节能环保形势日益严峻复杂。国际上,世界主要经济体都把实施绿色新政、发展绿色经济作为刺激经济增长和经济转型的重要内容,发展绿色经济的重点是推进绿色产业的发展,而绿色产业的主力军就是节能环保产业和新能源产业。
而在国内,“十二五”期间,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发展阶段,能源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脆弱的问题将进一步加剧,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单位GDP能耗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等约束性指标,必须不断提升我国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服务水平。绿色产业及产品将在今后国际经济、技术和贸易中展开激烈竞争。为使我国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不断提升节能环保产业竞争力。
“十二五”重点发展三产业
《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期间节能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和环保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一是节能产业。节能技术和装备重点是高效锅炉窑炉、电机及拖动设备、余热余压利用装备、节能仪器设备等。
二是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重点是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再制造、再生资源利用、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
三是环保产业。环保技术和装备重点是先进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大气污染控制、危险废物与土壤污染治理、监测设备等。
政策鼓励节能环保装备出口
为大力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多方面的政策措施。一是完善价格、收费和土地政策,如研究制定鼓励余热余压发电的价格政策,优先保障环保设施用地等。二是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安排中央财政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专项资金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重点工程,完善节能、节水、环保、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等。三是拓宽投融资渠道,探索收费权质押贷款,支持节能环保企业上市融资,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四是完善进出口政策,鼓励节能环保装备产品出口,对用于制造大型节能环保设备确有必要进口的关键零部件及原材料研究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增值税等。五是强化技术支撑,发布节能环保产业技术目录,设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大河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