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人家】自来水处理“老三样”难保饮水安全,对有机物的限制中国还不够严厉,“不要让我们看到的最后一滴水,是我们的眼泪。”这是一句多年前关于水的公益广告语。每一个地球人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水是珍贵的。但保护水资源也是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中国水资源总量很丰富,但是,中国用水总量却是世界第二。世界用水总量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印度、中国和美国。中国目前年用水总量已经突破了6000亿立方米,约占水资源开发利用量的74%,很多地方水资源的形势十分严峻。
而且,中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河流污染情况也很严重,这些都威胁到了中国人民身体健康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如何保障水资源安全是中国当前要考虑的。河流污染威胁饮水安全,中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较少,水资源的空间和季节分布严重不均。今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到2015年,全国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350亿立方米以内。
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今年2月表示,2010年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达到750亿吨,河流水质的不达标率接近40%,其中丧失了利用价值的劣五类水占了20%,直接威胁到城乡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的身心健康。
另外,我国农村饮用水主要来源于河水和井水,水质不达标严重影响到农村的饮用水安全。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氟超标、砷超标、苦咸水、污染水以及水质差、水量不足、取水不便、不能保证供给等方面。需要政府投入和民间筹资多方支持,同时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农村配套设施建设,以消除农村饮用水存在的安全问题和隐患。
农村的水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与主要是工业污染严重的城市不同,在中国农村地区,微生物超标恰恰是最普遍的问题之一。这些污染生活饮用水的微生物主要来自水源地无序排放的人畜粪便、医院的污水以及腐烂的动物尸体等。
国务院办公厅早在2005年8月17日下发国办发45号《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中明确:为进一步加大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工作力度,采取集中供水、分质供水、分散供水以及农村卫生环境整治等工程措施,重点解决高氟、高砷,苦咸和污染水以及严重缺水地区的饮用水安全问题。中央继续安排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投资……尽早实现城乡统筹区域供水,强化农村饮用水工程项目管理,建立良性循环的供水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直接从河道、坑塘、山泉、水库等水源地取水,供水设备简单,几乎没有净水处理设施,水源水质监测基本处于空白……这几乎是中国大部分农村地区供水环境的真实写照。本报记者在浙江永康采访时,曾遇到一村子饮用水源地因养猪废水的排放,导致村里饮用水不能使用。这个村子的水源是从山上直接流下来的天然水,根本没有经过任何的水处理和净化便作为生活用水使用。
在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的饮用水安全问题比城市饮用水安全问题更为严峻和突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