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水网---中国净水营销第一门户网站
QQ
欢迎注册/登录大河水网!
您的位置:新闻中心
武汉市东湖官桥湖水域蓝藻大面积爆发造成水源地污染

大河人家】东湖官桥湖面成垃圾场 10多个排污口向湖中排污,8月下旬,武汉市东湖官桥湖水域蓝藻大面积暴发,湖面犹如泼了绿油漆,浓得化不开,湖水发出腥臭味。随着气温降低,水务部门向湖面喷洒药水,蓝藻才得以消失。然而,记者近日环湖调查走访,仍发现诸多与东湖美景格格不入的情形:每日,10多个排污口源源不断向湖中排放污水;一些地段,生活垃圾、建筑残渣漂浮湖面。

 

15日上午,官桥湖边,阳光照耀下,湖面波光粼粼。王奶奶牵着孙子豆豆在岸边散步。“奶奶,你看,那鱼怎么不动了?”记者顺着豆豆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湖面漂浮的垃圾中,浮着一条死鱼,走近可闻到腥臭味。王奶奶说:“湖水受污染了,鱼就活不成了。”

 

大河人家主营业务:水处理设备 | 纯净水设备 | 水处理配件 | 纯水机 | 纯净水处理设备 | 净水设备 | 超纯水设备 | 直饮水设备 | 水厂设备

 

记者发现,湖边,可见从排污口排出的废水直接流进湖里,湖面漂浮的,多是一些塑料饭盒、矿泉水瓶之类的废弃物。王奶奶说,天气热的时候,一些人在对面的餐馆、酒楼买了食物端出来在湖边吃,吃完就将废弃物随手扔进东湖里。

 

在湖边修补渔船的李师傅说,上个月天气热,水面蓝藻疯长,又腥又臭。现在天气转凉,加上撒了药,强多了。由于污染严重,他们好几年都不养鱼了。他说,由于气味难闻,几乎没有游客坐船。

 

沿官桥湖边,走到卓刀泉北路武汉体院周边,发现多处排污口。一处环卫工人休息亭旁的亲水平台下面,垃圾成堆,湖面俨然成了露天垃圾场。沿环湖路至落雁岛,附近居民和游人正在湖水里捞野菱角。他们认为,这边水质污染较少,野菱角是绝对的“绿色食品”。在此负责路面清扫工作的环卫师傅说,她经常看到湖面漂浮着一些死狗之类的动物尸体,估计是附近居民扔的。

 

落雁路沿途开了许多鱼庄,记者走进一家院内,只见里面有几个用水泥隔成的鱼池,池水发出臭味。老板说,游人可在此免费钓鱼,钓起的鱼按斤付款,还可就地加工。鱼池与东湖连通,水脏了换起来很方便。

 

据了解,这些鱼庄已经存在多年,生活污水都是直排东湖。撒药治标不治本,经了解,作为东湖的子湖,官桥湖原来权属洪山区风光村,曾由东湖生态风景区托管。20098月风光村移交给武昌区管理。根据协议,从2009年至2014年,由东湖生态风景区每年付给风光村190万元,用于零放养补助及环境维护。

 

武昌区水务局湖泊管理维护站负责人介绍,从今年7月底蓝藻初次暴发开始,他们在专家建议下,分4次向湖里撒药,以抑制蓝藻生长,前3次都是请风光村人员配合撒药。最后一次,由于村里不配合,水务局只得用洒水车洒药。

 

这位负责人坦承,污水中的氮磷等元素超标,湖水出现富营养化,加上持续高温闷热天气,导致蓝藻暴发。撒药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最根本的是需要截污。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水文水资源系教授李兰说,蓝藻繁殖时,会消耗大量氧气,由此造成鱼类死亡。蓝藻中有些种类会产生微囊藻毒素,人们在游泳或进行水上运动时,皮肤接触含藻毒素的水体,可引起皮肤过敏,如长期饮用这种水,则可能引发癌症。

 

新法治污待推广,紧挨武汉大学工学部校门的东湖边,有一大一小两个被围起来的方形水域特区。这就是全国最大的碳纤维净水产品控制湖泊富营养化的试验区,其中一个特区的水清澈见底,附着在水底的一丛丛碧绿茂盛的水草清晰可见。

 

“用这种碳纤维技术破解湖泊治污,4天后水质可上升2个等级,2个月可升3个等级。”李兰站在湖边介绍这种治污新方法。能有如此良好的水处理效果,得益于国外科学家发明的一种具有很强净化功能的高分子材料。李兰介绍,这种材料放入水中,可在1小时内快速生成动态生物膜,它可吸附、截留水中的污染物,并为各类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和穴居环境,促进了生物多样性,形成一个巨大藻场,帮助加速清除污染物。它可在水中保存510年,而且极方便清洗。

 

以上内容由大河人家提供,更多详情敬请访问www.dhshui.com  www.shuipeijian.cn

 

 

 

 

有深度10 还可以0 一般般0 很无聊0 真差劲 0
作者:/发布日期:2012/9/21 17:04:00
所有评论
昵称: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图片,请点击图片!
最新发布

同类推荐
版权所有© 大河水网 运营中心(www.daheshui.con)2007-2008沪ICP备19005935号-4
服务电话:021—57657136  
邮箱: dahe126@126.com在线QQ:92195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