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夫山泉水质风波被炒得沸沸扬扬。记者昨探访市场发现,小小一瓶水,概念五花八门,标准也千差万别,消费者很容易被绕得头晕。
在苏果、金润发、欧尚等超市,记者分别购买了农夫山泉、怡宝、润田、统一、雀巢、冰露、百岁山、昆仑山、火山岩、康师傅等多个品牌的瓶装水,价格从每瓶1元到4元不等。仔细对比标签发现,有矿物质水、饮用天然水、饮用纯净水、含硒矿泉水、火山深层矿泉水、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矿物质水、饮用水、天然雪山矿泉水等。而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习惯于把这些瓶装水统称为“矿泉水”,根本搞不清楚它们具体有何差别。记者注意到,这些瓶装水标签上标注的产品标准号也相差很大,有Q/TJN0001S、DB33/383、GB8537、GB17323、Q/HTY0021S、Q/AAAG0002S等。
“它们有的代表国家标准,有的是地方标准,有的是企业标准。”市质监部门相关专家指出,农夫山泉的水质风波根源是目前瓶装水标准混乱。目前,国家只针对纯净水和矿泉水有国家标准,这些产品执行的都是《国家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在天然水领域,目前还没有“国标”,只是对其中的“饮用天然矿泉水”单独设立了标准,其他以湖泊水、地下水、井水等为水源的“饮用天然水”没有国家标准,执行的都是各省的地方标准。
眼下,国家相关部门正针对各种产品标准问题进行清理,市质检部门有关专家也已被抽调参与该项工作。按计划,不符合要求的标准将会被取消,缺失的标准也将尽力完善。预计总共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
6. 供水满意供水满意度调查:63%受访者对水质不满意
4月13日,中国供水服务联盟委托中国水网所做的《中国70个城市供水服务满意度指数调查研究报告》(下称《报告》)发布。
《报告》提供的这一数据印证了普通居民对水质的普遍担忧。进入4月以来,河北沧县环保局局长用“水煮红小豆”解释水污染的说法风靡,使水污染再次引起人们关注。
《报告》调研的项目包括供水稳定性、水质、水价、客户服务等,水质是其中不满意程度最高的项目。
《报告》调查的供水水质,分为水质总体满意度和清洁程度两个指标。在被调查者中,37%的人对水质总体感到满意,21%感到不满意。31%的被调查者对供水的清洁程度感到满意,38%不满意。
这意味着,对水质总体感到满意之外,有63%的被调查者对水质难言满意,对供水清洁程度满意之外的比例达到69%,接近70%。
而目前的现状是,几乎所有中国城市的自来水都达不到直接饮用的标准。同时,水行业成为投资者追逐的对象。包括供水在内的公共服务行业已有多家企业上市。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水处理行业人士则对《第一财经日报》称,现在很多人没有道德底线,不计代价污染水资源,甚至将污水注入地下,造成人人担忧,其实谁都希望喝上清洁的水。
新修订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水质提出了更严格的指标,从去年7月1日起实施。
关于水质的担忧通常与水价纠缠在一起,成为供水企业提高水价的理由之一。
《报告》称,40%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自来水收费价格合理,13%认为不合理。超过50%的被调查者认为实施阶梯水价合理,不到20%认为不合理。
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的不断提高将反映到终端水价中,这意味着未来自来水价格有上涨的趋势。水价要提,但水质一直不高,新增的水资源费将加大供水企业的负担,如何解决水价和水质的矛盾?
多名地方供水企业负责人对本报称,供水企业受制于水价,且背负了太多负担,财务状况不佳,希望能通过提高水价减轻负担,增加投入,提高水质。
水资源的监管涉及到水利部、住建部、卫计委、环保部等诸多部门。中国水务董事长王文珂认为,水质比水价更重要,要先提高水质,再谈水价的问题。
文章相关链接:大河水网:http://www.dahes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