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水网---中国净水营销第一门户网站
QQ
欢迎注册/登录大河水网!
您的位置:新闻中心
备战水污染治理市场:资金、技术、标准不能缺

2011年我们的订单达到1900万,2012年做到4000多万,今年上半年拿到的订单就比去年一年还多,预计2013年全年能达到1.5亿左右。”在上海太和水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文辉的规划中,明年企业订单超过3个亿,20156个亿。

伴随着《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制定和启动,中国即将迎来一个预计2万亿元的投资计划。与普通竞争性行业不同,环保产业属于典型的政策驱动型产业,政策导向将直接影响整个产业未来走向。庞大的市场大门即将开启,谁能分得满满一杯羹?

市场苗头初现

自去年以来,国内水环境领域政策频出。2012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从国家层面敦促各省(区、市)完成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功能区限值纳污控制指标分解确认工作。

同年4月,国务院批复了《重点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提出了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提高工业污染防治水平、系统提升城镇污水处理水平等多项任务。

今年7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信息消费,拉动国内有效需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何文辉告诉记者,自去年以来,其公司逐渐把业务重心从过去的地产景观水系生态构建,转移到市政工程、国家重点流域的水生态修复项目上来。最近几年,上海太和水环境先后完成上海世博后滩湿地公园、上海段浦和、圆明园等水体生态修复和水质净化工程。

大河水网记者采访的多家企业均表示,市场真正启动还需时日。资金、技术和标准是制约市场的几大因素。

“解决不了资金问题,政策就仅是一句空话;没有落实到具体的法律法规,也没有正儿八经去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企业立项就缺乏依据;治理过程中的监管,治理完成后的验收,还是一片空白。”蔡红说。

企业技术“备战”

对于企业来说,较量已暗中开始,只待发令枪响时,能抢占市场先机。

国内企业由于产品竞争力较国外严重不足,与国际上标准化、成套化、系列化水平之间存在差距,大多在中低端产品上竞争激烈,在高端产品上难有得意之作。目前市场远未启动也是给国内企业争取时间研发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我们会自己投一些钱,在一些污染河段,自行垫资来进行治理。一方面作为施工的试验场,进行技术摸索;另一方面,等将来条件成熟,我们具有先发优势。”蔡红说,预计未来的市场,还要看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目前来看,压力还是非常大的。在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严重的情况下,拿出钱做环保投入,难度还是非常大。他预计,未来五到十年内,市场将会启动。

利用食藻虫、水草进行水下生态修复技术,在当下中国的生态修复市场有些超前,尤其是在市场混乱、企业资质参差不齐、低价竞争的阶段。但他认为,与其担忧,不如给自己装个发动机,再加上资本的杠杆,跑得就更快,假的东西就更跟不上了。

“尽管这个市场规模庞大,如果国内的水污染治理企业不能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这块蛋糕将更多地被外企侵占较大的份额,并且高端设备的收益远高于低端产品,而国内企业在低端领域加剧竞争又会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侯宇轩说。

 

有深度10 还可以0 一般般0 很无聊0 真差劲 0
作者:/发布日期:2013/7/31 17:36:00
所有评论
昵称: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图片,请点击图片!
最新发布

同类推荐
版权所有© 大河水网 运营中心(www.daheshui.con)2007-2008沪ICP备19005935号-4
服务电话:021—57657136  
邮箱: dahe126@126.com在线QQ:92195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