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水网---中国净水营销第一门户网站
QQ
欢迎注册/登录大河水网!
您的位置:新闻中心
南水北调进京 饮水安全面临3大考验

近日,有消息称,南水北调中线一期陶岔渠首枢纽工程顺利通过蓄水验收,这将意味着南水北调中线的“水龙头”初步具备蓄水条件,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通水提供了前提保障。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概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一项特大型长距离流域调水工程,南起湖北省丹江口水库,北至北京市颐和园的团城湖,全长(含天津干渠156km)为1432km。通水后,北京设计调水量为12.38亿m3/年,占北京用水的近三成。据北京自来水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南水北调分水口水厂包括郭公庄水厂、北京第十水厂、城子水厂、田村山净水厂、北京第三水厂和第九水厂,也就是说,北京所有地表水厂都将采用南水北调的来水作为水源。

南水北调进京 面临的3大问题

但由于水源不同,其水质化学性指标和生物性指标差异较大,且远距离输水具有多种不确定因素,这些都将对受水区供水工艺和水质安全性存在潜在的影响,具体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水源水质不确定问题。据北京自来水集团负责人介绍,目前,我们缺乏长距离调水输送过程中水质时空变化规律的研究,需要掌握南水北调水源水质状况与变化特征。

其实,水厂工艺适应性问题。南水北调通水后,北京水厂现有的工艺能够“适应”南水北调来水水质,是否需要对水厂工艺进行升级改造。目前,我们缺乏有效的多水源供水应对预案,需开展南水北调在内的多水源工艺适应性研究。

第三,管网水质稳定性问题。即水厂处理完的水进入管网以后,输配水系统是否能够保障供水水质稳定性的问题。北京自来水集团负责人指出,我们目前缺乏应对多水源切换与不同水源混合的输配水系统水质稳定化方案。如,2008年奥运会以后,北京采用河北水补充水资源,出现了“黄水”的现象,主要问题是来水的硫酸盐和氯化物比较多。

新建、改建供水管网 保南水北调进京供水安全

2014年底,南水北调水将进京。为解决以上谈到的3大问题,北京市自来水集团开展了“基于丹江口水源水质的水厂现行工艺的适应性研究”以及“水源频繁切换条件下管网腐蚀产物释放控制与水质稳定化研究与示范”工作,为解决南水北调进京水质稳定性问题提供技术支持。

另外,据了解,为保障供水安全,2013年,北京市自来水集团计划新建改造供水管网520公里,且目前正全面推进郭公庄水厂、第十水厂输配水管线建设,加快建设东五环、东坝、回龙观、海淀山后等地区的供水管线。另外,为消除管网运行安全隐患,今年将完成白纸坊东街、亮马桥路、北三环四通桥东等53条隐患路段供水管线改造,完成5200余座老旧闸门、消火栓、排气门改造,并利用新材料、新技术对300多公里供水管线进行内喷涂防腐处理。全力打造“水质达标,输配稳定,运行安全,具有抗干扰力的供水设施”。

 

有深度10 还可以0 一般般0 很无聊0 真差劲 0
作者:大河水网/发布日期:2013/9/16 15:37:00
所有评论
昵称: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图片,请点击图片!
最新发布

同类推荐
版权所有© 大河水网 运营中心(www.daheshui.con)2007-2008沪ICP备19005935号-4
服务电话:021—57657136  
邮箱: dahe126@126.com在线QQ:92195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