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知识一千问第490篇】软化树脂污染的复苏——油脂类污染
油脂污染

油类可由离子交换器的进水带人也可由顶压空气或泵的密封泄漏处带人。油类在树脂表面会形成一层膜,堵塞交通管道的入口,严重阻碍了树脂的交换能力。受到油类物质污染的树脂颜色变为棕色,严重时会变成黑色,而且这些污染物会造成树脂抱团的现象,破坏正常的水流情况,造成“沟流”现象,使树脂提前失效。油污染物附着到树脂上会增加树脂的浮力,在反洗时容易造成树脂的流失。
油脂污染的鉴别

将少量树脂放人试管内,加入除盐水,振荡1min,如果在水面上出现了类似“彩虹”颜色的油膜就可以判断树脂受到了油类物质的污染。
油脂污染的复苏
采用基于非离子表面潜性的碱性清洗剂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具体的方法如下:
1

油脂污染的复苏办法一般是用5%~8%NaOH溶液,或与NaCO3的混合液,对树脂进行循环反洗,将清洗温度提高到40℃,辅以压缩空气擦洗更有效。复苏处理的终点可按排除废碱液的化学耗氧量降至100~150mgO2/L控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阳离子交换树脂是以氢型运行时,复苏前必须要通过氯化钠溶液使之失效,这样可以避免在复苏过程中从氢型树脂中交换下来的酸溶液对碱性清洗剂的副作用。
2

另外出使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浸泡,并用无油压缩空气搅拌,最后用反洗水冲洗至出水澄清就可完全去除油脂类污染。这是由于矿物质类油脂用无机盐液去除效果差,因此当油脂量大时,一般应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