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可能面临的污染物多种多样,原因复杂。常见的污染源与污染因素又有哪些呢?
一.源水水质量决定饮用水安全
我国目前绝大多数自来水厂采用的是第一代水处理工艺,即: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其主要功效是净化水中的颗粒物和杀灭普通微生物,主要针对的是无污染的水源水进行处理。第一代水处理工艺对水体中部分原虫,如隐孢子虫等、化学性污染物,如重金属、有机物等无法净化。可见,自来水厂只有在源水质量得到保障的条件下,出厂水才是安全的。
根据媒体报道,我国水体有一半以上遭遇污染而不能作为自来水厂的水源水。自来水的安全正面临严峻考验。
兰州—2014年4月11日:兰州自来水苯超标20倍,原因是化工厂污染自流沟,其自流沟两侧一直存在违章建筑、人为污染的情况。
杭州—2013年12月23日:杭州自来水有异味,尽管环保部门回应暂未发现水质指标异常,市民可正常饮水,仍出现抢购纯净水情况。

邯郸—2013年1月15日:由于水源地上游出现事故性污染,邯郸市区大面积停水。
武汉—2012年2月29日:由于水厂上游排污情况,武汉白沙洲水厂加大投氯量,自来水出现异味。
镇江—2012年2月23日:由于水源苯酚污染,水出现异味,市面争购纯净水。
柳州—2012年1月26日:柳州市上游发生污染事件,部分市民听到传言抢购纯净水,后水部门澄清上游事件并未影响柳州水质超标。
杭州—2011年6月6日:由于交通事故导致化学品泄漏,部分水体受到污染,下游杭州市的居民纷纷储水买水。

二.输水管网和二次供水污染造成饮用水再度污染
自来水输水管网的质量影响终端用户的用水安全。自来水厂的出厂水输送到用户需要经过数公里,甚至更长的距离,输水管网中的任何二次污染,都会影响用户的用水安全。我国目前的自来水输水管网大多运行了多年,有些还是几十年前的设备,输水管网二次污染的发生,严重影响了终端用户的用水安全。

高层二次供水设备和管理的落后同样影响终端用户的用水安全。由于自来水厂水压有限,一般4层以上用户需要二次供水,如水箱或泵压给水。目前,由于缺乏有效监管,我国二次供水设备和管理严重滞后,二次供水污染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了终端用户的用水安全。
三.氯化消毒副产物的产生增加了饮用水的毒性
氯化消毒副产物放大了源水污染的毒害。我国自来水厂大多采用氯气消毒工艺,氯气与源水中污染的前体有机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以三氯甲烷和氯乙酸为代表的氯化消毒副产物。由于氯化消毒副产物对人体的毒性高过源水中的原有有机物,因此,自来水厂的消毒工艺实际上加大了源水中有机物的毒性。一旦源水受到污染,自来水的毒性可能高过源水。
要想健康喝水,又要如何选择呢?
1.喝瓶纯净水、矿泉水
问题是只能满足饮水,如果洗菜、做饭、饮用立体满足,成本会比较高,一般家庭接承受不了。同时瓶装水的塑料瓶子,是由石油冶炼而来,不仅难降解,而且对环境是一种污染,对资源是一种破坏。
2.桶装水
一桶水切记3天内喝完,3天以上的桶装水,细菌就开始快速增长了。据实验,一桶水从开封到第10天细菌数是达到从0到8000的突变。
3.安装净水器
即时即刻过滤自来水,出水可直接饮用,只要定期更换滤芯即可,保护家人和自身饮水安全。
几组净水器滤芯前后对比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