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喝茶的人会注意到,有些刚泡出来的茶水表面会飘一层油
,即使泡的时候没有,也会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茶汤表面油渍越来越多。
这样的茶还能不能喝了 ?
久放茶水表面产生油状物是啥?
不管是新茶、旧茶,还是好茶、普通茶,茶汤放置过久,表面都会漂浮着一层油,而且放置时间越长,油脂越多越厚,
这是怎么回事?
有人说这是茶叶在生长过程中受到污染,比如茶园紧邻公路,空气中漂浮的油污吸附在茶叶里,或是茶叶含有农残,因为不溶于水,所以泡久了才分离出来。

(好恐怖的样子!)

隔夜茶水表面飘着一层厚厚的油渍
这层油是什么鬼?
对身体是否有害?
原来,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又叫单宁或鞣酸,被氧化时颜色会逐渐变深,并与铁离子结合,形成黑色不溶于水的鞣酸铁,漂浮在茶汤表面。
不仅仅是茶叶,果蔬也这样。
除了茶叶,很多果蔬都含有单宁物质,如绿豆放在铁锅里煮久了以后会变黑(茶叶用铁壶煮久了也会);苹果、梨等用铁刀削切后过一段时间,表面会有锈色甚至变黑。

切开的苹果随着放置时间延长颜色逐渐加深
因此,久放茶汤表面的油层其实是单宁化合物,并不是茶叶受污染或农药的残留。
:饭后过一段时间再饮茶,可防止茶单宁与食物中的铁结合,造成缺铁性贫血;隔夜茶若是没变质,虽然无害,但一般情况下还是随泡随饮好。
刚泡出来的茶汤也会有油,如何破?
隔夜茶水飘着油也就算了,为啥有时刚泡的茶汤表面也会有?
俗话说,水为茶之母,首先检查看是否与水质有关。如果水的硬度较大(含较多钙镁离子),就会与茶叶中的鞣酸结合浮于水面,看上去像油一样。

水质较硬,易在水壶中形成水垢
我们都知道泡茶用水应该以软水为佳,因此在选择泡茶用水的时候,以钙镁含量低的水,TDS值范围在50~80左右是一个比较好的数值(经验所得)这样的水泡任何茶表现都不会太差。但是TDS值偏高就会更容易将一些酸涩感带出,也会对茶汤口感产生影响。
反之,矿物质含量非常高的水,汤色容易偏深,前几泡浸出物比较快,在口感的醇厚度上会比别的水表现更好。但是耐泡程度也相应降低。最终还是根据所具体含的矿物质的不同有个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