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水网---中国净水营销第一门户网站
QQ
欢迎注册/登录大河水网!
您的位置:新闻中心
中国水污染防治任重道远
  1个月前,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刚刚在武汉落下帷幕,来自全球45个国家的1500多位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齐聚一堂,共商水污染治理与水生态保护大计。今天开幕的第四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与技术设备博览会是水环境领域的又一次大聚会,与会专家和代表将为我国城镇水务相关产业发展献计献策,对我国水环境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谈3点看法,与大家一起交流。
    充分认识“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的重大战略意义
  2008年初,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提出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这是指导新时期我国治水治污的重大战略思想。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就是给水环境以必要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水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自我更新功能,使生态系统得以恢复,由失衡走向平衡,进入良性循环,实现人水和谐发展。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国内外水环境治理经验教训的有益借鉴。
  刚刚结束的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通过的《武汉宣言》提出,各国政府、社会团体、水资源使用者和提供者、私人企业和所有利益相关方应当共同推进全球湖泊的治理与保护,建议采取以下8项行动:
  一是制定实施让湖泊休养生息的策略,在湖泊流域促进可持续的产业发展,减少入湖的点源和面源污染。
  二是要保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所有湖泊流域治理措施的重要基础。
  三是政府、社会和私有部门应开发创新经济手段,为实现湖泊流域的可持续服务提供资金支持。
  四是增进包括政府、社会团体、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的合作伙伴关系,积极鼓励公众参与,共同致力于环境保护。
  五是要鼓励和实行多学科的技术创新来促进生态修复。
  六是要将湖泊治理与应对气候变化相结合,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
  七是应强调湖泊流域综合治理在管理中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制度、法律、经济、科技和信息在湖泊流域综合管理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八是加强国际合作,在全球范围丰富湖泊流域综合管理的内涵,与全球跨界水域的重要行动建立紧密联系。
  我们可以看到,《武汉宣言》充分体现了让湖泊休养生息的核心理念,是本次世界湖泊大会取得的重要标志性成果。它进一步丰富了让湖泊休养生息的内涵,指明了湖泊治理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向,对于我们应对水环境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紧紧把握我国水污染治理面临的重大战略机遇
  首先,我国水污染治理虽取得初步成效,但形势依然非常严峻,水污染治理相关产业需求旺盛。根据《200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和有关统计,全国大江大河有超过1/5的监测断面为劣V类水体,90%的城市河段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国控重点湖库中有39.3%为劣V类水体,还有约2.7亿农村人口存在饮用水不安全的问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水污染已从河流蔓延到近海,从地表延伸到地下,从一般污染物扩展到有毒有害污染物,形成了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排放叠加、新老污染与二次污染相互复合的态势。因此,我国水污染治理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国家对水环境质量改善的迫切要求,必将为水处理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需求。
  其次,中国政府持续加大环保投入,为水污染防治提供强大动力。自去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政府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提出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指导方针,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措施,环保投入进一步加大。仅在2008年第四季度,国家为扩内需新增了1000亿元中央投资,其中用于水污染防治的资金就高达60亿元。未来2年~3年内,中央还将投入900亿元用于污水处理及管网设施建设、再生水利用、污泥处理处置和饮用水安全保障等方面。中央财政投入可以极大地带动地方政府和社会投资,增强水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为水污染治理及相关产业发展带来强大动力。
  再其次,正在制定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和《国家“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将极大推动水污染治理相关产业发展。今年9月,温家宝总理专门召开座谈会,听取节能环保等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目前,国务院有关部门也正在组织编制《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有专家预测,到2012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有望在2008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2.8万亿元;到2020年,以低碳为主的产业比重将占全球GDP的20%~30%。当前,环境保护部正在拟订《国家“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将更加突出环保产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地位。作为环保产业投资的重中之重,水污染治理相关产业将随着这一系列规划的相继出台得到快速发展。
  最后,“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的全面实施,将为水污染治理提供重要科技支撑。针对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水污染治理技术瓶颈问题,水专项专门设置了“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和“饮用水安全保障”两个主题,重点突破城市污水处理与回用、城市污泥处理与资源化、饮用水安全保障等关键技术。目前,水专项“十一五”阶段任务正全面实施,部分项目已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生活污水高效脱氮除磷、污水再生回用、饮用水净化处理等一批关键技术的突破,将极大地促进水污染治理相关产业的发展。
  大力推进水污染防治重点工作确保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和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危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为此,近期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为供水安全提供保障。加快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村镇的生活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积极开展水源地周边生态农业建设和退耕还林还草,确保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全面开展流域内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核查,定期发布饮用水源地水质信息。建立城市饮用水源污染应急预案,形成饮用水水源的污染来源预警、水质安全应急处理和水厂应急处理三位一体的饮用水水源应急保障体系。
  二是统筹考虑供水与污水处理,加快实施一批水污染治理重大项目。按照“厂网并举、管网优先”的原则,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以及配套管网建设,推进雨污分流,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处理效率。新建污水处理厂要配套脱氮工艺,在建和已建污水处理厂必须抓好脱氮除磷工艺改造、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和在线监控设施建设。统筹考虑污水处理与供水、用水、节水和污水回用,加快再生水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污水的再生利用率。
  三是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营造良好的产业政策氛围。努力筹措资金,增加政府投入,同时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水污染治理项目的信贷支持,建立起多元化的投入机制,逐步加大水污染防治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收费制度,把标准提高到“保本微利”水平。加大产业政策、技术政策以及经济政策对水污染治理相关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充满活力、健康有序的产业发展格局。
  四是加快实施水专项,切实提高科技支撑水平。环境保护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牵头组织实施的水专项,是建国以来最大的环境保护科研项目。我也注意到,今天有好几位水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主题专家组成员以及项目(课题)负责人等一大批技术专家出席了这次大会,并将介绍水专项取得的研究成果。下阶段,我们将组织水专项各研究团队,进一步加大攻关力度,攻克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尽快将这些科研成果转化成水污染治理的先进工艺和成套设备,为我国水污染治理及水环境保护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我国水污染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各部门各领域的通力合作。环境保护部将同住房城乡建设部等国务院有关部门以及各领域专家一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机遇,扎实工作,为我国水环境质量改善和保障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有深度10 还可以0 一般般0 很无聊0 真差劲 0
作者:/发布日期:2009/12/15 10:57:00
所有评论
昵称: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图片,请点击图片!
最新发布

同类推荐
版权所有© 大河水网 运营中心(www.daheshui.con)2007-2008沪ICP备19005935号-4
服务电话:021—57657136  
邮箱: dahe126@126.com在线QQ:92195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