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节水,抬价不应是首选
北京水价调整听证会依旧没有突破,相关部门也未公布过一个详细的“成本清单”,许多人感觉水价就是个“糊涂账”。供水价格,主要包括水资源费、自来水生产成本、污水处理成本、利润税收四部分。
先说水资源费,北京作为人口密集且重度缺水的城市,水资源费当然应该高于一般城市,但是,“高”也要有个理由,肯定不能随随便便就拿出一个数字,此次调高的0.48元一立方米的水资源费,如此“精确”的数值是怎么算出来的,进而言之,合理、科学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应当如何计算,应该告知公众明晰的计算方法。
至于其他三个部分,更应是一笔明白账,可迄今为止,相关信息也极其匮乏。此次听证会上,发改委官员只简单地透露“2006年污水处理的单位成本为每立方米1.375元,2007年上涨至1.514元,2008年污水处理单位成本为每立方米1.716元”,未提供更详细的基础数据,说明自来水生产成本是多少,每立方米1.716元的污水处理费是怎么得出的,这其中有多少是污水处理厂的利润等。人们无法知晓,北京的污水处理费比起其他城市,是高还是低。
确定水价,成本透明乃是前提,程序透明居于次位。水价成本不透明,水价涨多涨少,分一年涨还是分三年涨,在民众看来万变不离其宗,他们只会认为这是利益集团的“合谋”,这样的涨价恐怕难以令人真正信服。
昨天的听证会,对方案多有分歧,但有一个共识毫无争议:北京市的水浪费现象严重,节水势在必行。那么另一个问题便是,推动城市节水,只剩下涨价一途了吗?
正如听证代表们所力荐的,推动节水并实现社会公平,阶梯水价才是明智之选,对此呼声,政府部门不应再继续漠视,而应积极回应,早日拿出试点方案。除此之外,推动节水的措施其实还有很多。
媒体之前曾报道,现在遍布北京各小区的“活净水售卖机”浪费惊人,这些售卖机4吨水才能出1吨纯水,废弃的3吨水基本直接排入下水道,据计算,每天北京各小区因此至少浪费近万吨水,一年下来就浪费几百万吨。另据报道,由于自来水水质不佳,现在在城市家庭中“水家电”日益流行,造成水的大量浪费。当然,我们不能责怪商家和市民,需要追问的是,普通的自来水为何不能让许多民众放心饮用?高水价为何未能对应着高水质呢?提高自来水水质以促进节水,势在必行。
再如,有关部门一直强调节水,并且设有专门的节水基金,但除了一些口号标语,节水教育还做了哪些有实质意义的工作?实际上,无论是报纸还是电视上,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节水公益广告也不多。在中小学,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节水教育也很欠缺。
节水,最根本不是靠价格杠杆,而是要改变人的意识。由此,不要奢望水价调整能够完成节水的使命,要做的工作多着呢。
作者:/发布日期:2009/12/18 16: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