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溪污水处理厂元旦前悄然动工
记者昨日从有关部门获悉,事关沙河涌能否变清的京溪污水处理厂终于突破重重困难,于2010年元旦前破土动工了。这座日处理量1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将采用先进的“膜处理”技术,污水厂将建在地下,大大减少的征地面积,这也是世界上同等规模的污水处理厂中“块头”最小的一座。
沙河涌是广州最长的一条河涌,而且由南至北流经白云区、越秀区,是广州中心城区最重要的一条景观水道。沙河涌多年治污,但仍截不住“黑龙”。据了解,目前沙河涌下游已经完成截污,但上游每天仍有约10万吨污水直排河涌。目前白云区正在抓紧组织对沙河涌上游实施全面截污。
污水截住了往哪里送?为了解决这10万吨污水的“去处”,京溪污水处理厂“应运而生”。该项目选址于白云区沙太北路以东、犀牛南路以北地段,项目总投资约5.8亿元。污水处理规模为10万吨/日,纳污范围包括沙河涌上游流域的左、右支流及南湖流域,总纳污面积15.7平方公里。
据了解,京溪污水处理厂前期征地工作遭遇了重重困难。项目选址附近居民区很多,人口稠密。很多居民一开始反对在此建设污水处理厂,认为污水处理过程将散发有害气体,对周边居民身体健康不利。因此,项目筹备之初征地阻力较大。为了尽量减少征地,市政府决定采用世界领先的新加坡“膜处理”技术,并将污水处理的主要工艺池体及构筑物全部埋于地下,建成后地面将作为公共绿地,优化周边居民的居住环境。
采用“地下全埋式”有几个好处:一是污水处理的过程全密闭,处理厂不会散发任何异味,用项目有关负责人的话来说,“建成后周边居民甚至不会注意到这里有一座污水处理厂”;二是污水处理厂的占地规模大大缩小,京溪污水处理厂将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同等处理规模的污水厂中占地最小的,仅相当于传统工艺正常占地面积的1/10,这样一来征地面积也大为缩小。而采用先进的“膜生物反应器(MBR)污水处理工艺”,使得污水厂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相当于地表Ⅳ类水以上,可以直接排入沙河涌,用作河涌景观补水。
据悉,京溪污水处理厂将于今年6月底前完工。
作者:大河水网/发布日期:2010/1/9 10: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