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水网---中国净水营销第一门户网站
QQ
欢迎注册/登录大河水网!
您的位置:新闻中心
减排治污破解大运河环保难题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流程最长的人工大运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全长1764公里。京杭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兴起均起到了巨大作用。它曾经清澈见底,发挥着航运、灌溉、养殖和饮用等多种功能。然而,随着沿线城市化和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人口大量聚集,京杭大运河的传统功能逐步衰弱,真实性和完整性正在遭到破坏,一些河段已经干涸、部分河段污染较重,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大运河的水质污染日趋严重。

  江苏省环保厅发布的《2007江苏环境公报》显示:淮河、太湖、大运河等水污染依然严重,太湖流域53个水质目标考核断面中只有21个断面达标,达标率为39.6%。京杭大运河流经江苏省8个省辖市,在8个城市河段中,徐州段、宿迁段、淮安段和扬州段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镇江段和常州段水质为Ⅳ类,无锡段和苏州段水质劣于Ⅴ类。目前京杭大运河主要流域水质保持稳定,但沿线水污染防治、企业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

  日前,本报记者跟随“中国生态城乡行——京杭大运河大型系列采访”活动组在徐州、扬州段进行走访,感受到了大运河沿线城市为保护大运河水质所做出的努力。

  徐州:调整工业结构促进减排

  京杭大运河在徐州境内全线长大约为150多公里,在正常情况下水质基本达标,但受徐州市区、铜山县等地区的影响,部分断面时常出现超标问题,汛期由于集中泄洪有时会造成运河全线水质超标。

  据徐州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造成运河水质在汛期超标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山东上游来水本身超标,对运河水质造成严重影响;二是徐州市部分支流中长期积存的生活、工业污水因开闸泄洪进入运河,进一步加重了对运河的污染,如铜山境内的柳新河、市区荆马河、贾汪区屯头河、原不老河、邳州彭河等;三是受城区雨污合流排水体制等影响,汛期雨水和生活、工业污水一齐下泻,污水处理厂对雨污水又没有相应的收集和处理能力,特别是初期雨水中污染物浓度较高,易对运河水质造成影响;四是农田退水中含有大量的农药、化肥残留物,主要造成水体中氨氮指标超标。

  这位负责人说,对于像大运河这样跨流域的污染治理,已经形成了上下游城市之间有效的协调方式,目前对运河水质污染比较严重的一是农田退水中含有大量的农药、化肥残留物,主要造成水体中氨氮指标超标;二是河流上大量运输船舶所投放的生活垃圾,而对船舶管理是归属交通部门,因此,环境治理所面对的情况要相对复杂一些。

  徐州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煤炭、电力、建材基地,能源资源消耗型产业结构导致水、大气“双结构污染”比较突出,既影响了徐州的城市形象,又严重制约了徐州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加强环境的综合治理成为该市近年来的重要目标。

  对造纸企业的改造是该市工业企业结构调整和污染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该市造纸企业已由1995年的138家锐减到14家,在行业生产规模扩大的情况下,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大幅削减。同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该市已先后有200多家污染企业退出城区,印染、电镀等重污染企业全部进入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显著改善了地表水环境质量。目前,徐州市老城区已完成二环路以内的工业发展严格限制区140家污染企业的搬迁,正实施三环路以内的工业发展限制区工业企业的整体搬迁。几年来,徐州市投入了4亿元用于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污水处理厂两座,污水处理率已经提高到了80%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全年天数的85%以上。

  扬州:强化污水治理保护生态功能区

  作为国家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扬州市不仅承担着自身的节能减排任务,其水质的保护程度还直接关系2008年北京奥运的供水安全问题。为此,扬州市组织编制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制污规划》及《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地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大纲》,初步划定保护区及外围控制区总面积3556平方公里。其中,核心保护区170平方公里。

  按规划,在核心保护区内,将全面实施循环经济,大面积实施生态农业,严格保护湿地,修复治理河湖水体,高标准治理工业污染源。规划还对仪征、江都和扬州市区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排放提出了严格要求,以确保产业发展和村镇建设不对输水廊道产生污染。

  目前,投资1.83亿元的核心保护区一期工程项目已开工建设,重点实施面源污染控制工程、引水河道整治与湿地保护建设工程、生态林网与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生态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工程等四大类生态工程项目。

  2007年,扬州市关停了82家小化工企业;推进“退城进园”、“退二进三”进程,关停搬迁了大运河、古运河沿岸的瑞华钢铁等10多个污染企业,拆除城区落后锅炉330台套 。当前,该市265家企业实施了清洁生产审核,50多家企业通过ISO14000认证,22家企业被列入省、市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同时,扬州经济开发区率先创建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内70%的企业开始实施清洁生产和ISO14000认证,初步构建起能源、建材等5条循环型产业链。

  统计数字显示,2007年,扬州市化学需氧量COD 、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3.8%和3.2%,实现了节能减排的预定目标。今年1-5月,该市完成COD削减量5626.8吨,占全年计划的43.8%;二氧化硫削减量12838.5吨,占全年计划的49.2%,均达到了进度要求。

有深度10 还可以0 一般般0 很无聊0 真差劲 0
作者:大河水/发布日期:2008/7/4 16:26:00
所有评论
昵称: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图片,请点击图片!
最新发布

同类推荐
版权所有© 大河水网 运营中心(www.daheshui.con)2007-2008沪ICP备19005935号-4
服务电话:021—57657136  
邮箱: dahe126@126.com在线QQ:92195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