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价与节水
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用水需求也在迅速增长,然而水资源却日益短缺,供需矛盾日趋突出。
城市缺水究其原因,既有水源污染、用水浪费、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但更应该看到经济基础薄弱、资金短缺、供水设施滞后,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然而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源又是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低水价政策所带来的后果。水处理行业网 大河水网
长期以来,我国的低水价政策制约了城市供水事业的发展,并且给供水、节水、环境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首先,导致对水的商品属性认识不足,把水视为政府向社会提供的一种福利商品,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
因此,最好运用市场机制把下游的水资源消费与上游产水与保水的"生态补偿"结合起来,从而实现良性循环。纠正扭曲的水价,是我国水利走向良性循环的当务之急。要科学地进行水利成本分析,尽快出台水价实施办法,使水资源既能合理利用,有关收入能够合理分配;又能使水利投资得到相应回报,提高水利产业的经济效益。在水源上游地区改变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减少人口和牲畜压力,腾出来的大量土地恢复森林或草原植被,由产粮区或产肉区变成产水区,其经济的损失从水费中合理补偿。。并且奖励积极维护水域保护区对污染有缓冲作用的森林与湿地和当地业主。水处理行业网 大河水网
目前水资源供需关系已经十分紧张,再加上产业层次较低、居民消费升级较快,因此长远看,水资源的问题总的来说是要建立严格的节水制度,统筹区域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划定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红线或底线,水价机制、生态补偿、区域转移支付、节能降耗等等都是辅助手段,且必须建立在节水模式(制度)及领导和群众对其的深刻理解上,才能真正发挥这些机制的作用。水处理行业网 大河水网
作者:/发布日期:2010/6/12 16:11:00